呼和浩特:和林格爾新區筑巢引鳳“聚鏈成勢”

初夏的內蒙古和林格爾新區,孕育著蓬勃的生機與希望。
當下,和林格爾新區以“中國雲谷”為底色、“東數西算”為坐標,以“開局即沖刺”的姿態,打響招商引資、項目攻堅、助企紓困“三大會戰”。一季度,和林格爾新區已到位區外資金25.82億元,領跑全市。111個開復工項目掀起建設熱潮,筑巢引鳳“聚鏈成勢”,政務服務升級刷新“新區速度”。
招商引資 三箭齊發
“這裡匯聚了海量算力資源,我們投資500萬元建設實訓中心,就是要破解‘硬件強、軟件弱’的瓶頸,培育出適配數字時代的本土運維鐵軍。”4月27日,內蒙古璇璣創展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趙岷對記者說。
北京璇璣創展科技有限公司是國內領先的數據中心服務提供商,為數據中心客戶提供全生命周期的端到端解決方案。該公司投資的內蒙古璇璣創展科技有限公司於2024年7月落戶和林格爾新區。“是和林格爾新區誠懇的態度吸引了我們。”趙岷坦言,“從簽約到投產,每一步都有專人護航。”
場景招商為企業提供踏實的落地空間。而新區著力打造的雲谷數字文化產業基地更以XR大空間、航空航天科普等沉浸式體驗,開辟出“科技+文旅+研學”新賽道,吸引多家文化數字化企業入駐,致力於形成北疆文化數字化轉化新高地。
“招商引資是新區發展的生命線,我們不僅要‘引鳳’,更要‘筑鏈’。”內蒙古和林格爾新區經濟發展招商服務局產業三室負責人劉佳介紹,新區通過“場景招商、資本招商、要素招商”三箭齊發,精准鎖定頭部企業。
資本招商精准澆灌創新沃土。華夏源(呼和浩特)綜合細胞產業基地的建設,正是新區“以基金引產業”的生動實踐。新區了解企業需求后,積極引薦呼和浩特市成石基金,以入股返投的形式與華夏源達成合作。
要素招商“組合拳”更顯威力。依托全國八大算力樞紐的電力、土地優勢,中國石油數據中心、雲港智能和林格爾智算產業園等重大項目紛至沓來﹔憑借乳業開發區的全產業鏈優勢,奶酪數字化深加工和乳清深加工建設項目、三角奶酪深加工建設項目落地投產,一大批項目形成“葡萄串”效應。
一季度新區簽約項目26個,總金額超341億元。
項目建設 馬力全開
塔吊林立,機械轟鳴。走進和林格爾新區,記者看到,續建項目與新建項目同頻共振。
目前,農業銀行、華為、並行科技等77個續建項目全速復工,火山引擎、瑞科特等34個新建項目破土動工,一季度新區完成投資43.49億元,同比增長127.2%。
內蒙古蒙馬智能裝備制造有限公司是內蒙古交通集團第一家裝備類實體制造企業,也是萬幫數字在江蘇省外第一家產品生產基地,目前已經實現產品生產、銷售、運營、運維全產業鏈本地化。在公司車間,年產6000台設備的智能產線已投入使用。
“我們是行業中首家使用智能產線的企業,智能產線於3月份搭建完成,4月份投入使用,新產線相對傳統產線效率提升20%。”內蒙古蒙馬智能裝備制造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程小鎮介紹。
不遠處,科拓生物新建項目進入設備安裝和外牆裝修沖刺階段。
“項目於2023年7月開工建設,預計今年7月竣工並投入使用。新區從各個方面提供助力,使得項目進展遠超預期。”內蒙古科拓生物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李小龍說。
企業的事,就是和林格爾新區的事。新區政務服務大廳的窗口從不冰冷,產業鏈上的每一次握手都帶著溫度。
這裡沒有“外來客”,隻有“自家人”。
從一紙藍圖到塔吊林立,從技術攻堅到市場突圍,每一個訴求都有回應。也因此,一大批企業安心扎根、茁壯成長。
助企紓困 服務升級
“從拿地到開工,審批就像‘網購’一樣便利!”中建八局交通銀行和林格爾數據中心項目總工程師劉軍感嘆。該項目建設迅速,得益於新區“企業零跑腿、開辦零成本、拿地即開工、區域先評估、交地即交証”等服務舉措。
近日,和林格爾新區又出新招:新區航空總部基地項目、並行科技內蒙古新型算力基地4期項目同步取得了《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証》《不動產產權証書》3項核心審批証件,平均節省時間成本約30個工作日,標志著新區“多証聯發”服務模式正式落地。
“企業零跑腿、開辦零成本、拿地即開工、區域先評估、交地即交証這幾招是我們的‘法寶’。”內蒙古和林格爾新區政務服務局“互聯網+”政務服務辦公室負責人裴多斐細數改革成效,61項事權下放、347項服務“一窗通辦”,“五位一體”投資服務體系讓審批時限壓縮60%。科拓生物從提交材料到項目建設“一路綠燈”﹔蒙馬智能的市政接駁“一日辦結”……
“問題不出園區”的承諾,讓企業心無旁騖謀發展。這種“把麻煩留給政府、把方便送給企業”的服務理念,正成為吸引投資的“金字招牌”。
人才服務同樣“穿透式”發力。面對算力運維人才缺口,新區聯合高校開設“訂單班”,舉辦“春風行動”招聘會,精准對接企業需求。
政府搭台、校企唱戲,人才“活水”源源不斷。而“1+N”人才政策體系與“雲谷人才卡”,更讓高端人才引得進、留得住、用得好。
政務服務改革,留下的是信任與托付﹔產業鏈枝蔓向外,結出的是共生共榮果實。
從“算力高地”到“創新磁場”,和林格爾新區正以“引企”筑根基、“護企”強筋骨、“助企”優生態,書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記者 鄭學良 通訊員 楊承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內蒙古規上制造業增加值增速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 今年以來,全區上下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動制造業成為全區工業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撐。記者從內蒙古自治區工信廳獲悉:今年1-4月,全區規上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8%,高於全國平均水平1.7個百分點,也高於全區規上工業經濟增速2.7個百分點。…
- 內蒙古兩年安排4250萬元支持冷鏈物流體系建設
- 記者從內蒙古自治區財政廳獲悉:2024年至今,內蒙古自治區財政兩年統籌安排資金4250萬元,支持供銷系統保供型冷鏈物流體系建設,以著力補齊農畜產品冷鏈物流服務短板。 據悉,為了提升服務質量、助力鄉村全面振興,在2024年支持保供型冷鏈物流倉儲項目設施提質擴容的基礎上,2025年自治區財政安排資金2700萬元助力打通高品質農畜產品上、下行通道:支持冷鏈物流企業與農畜產品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集貿市場等經營主體建立冷鏈物流“平台企業+農業基地”“生鮮電商+產地直發”模式,拓寬高品質農畜產品上行通道﹔支持冷鏈物流企業與郵政快遞、交通運輸、電商等領域經營主體開展市場化合作,共建共用共享冷鏈物流設施,支持冷鏈物流車輛雙向流動,打通高品質生鮮消費品下行渠道,促進群眾增收與消費升級。…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