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盟市>>鄂爾多斯

“綠色長城”崛起庫布其沙漠北緣

2025年06月12日06:18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沙上房頂住不成,十年種地九年空,家家戶戶往外逃,黃沙漫漫無影蹤。刮得沙山沒了頂,刮得溝壑填了個平,刮得碾盤翻燒餅,刮得碌碡耍流星。”這首流傳於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的民歌,是群眾對過去庫布其黃沙肆虐的形象描述。

  庫布其沙漠東西直線長400公裡,南北平均寬40公裡,如一條黃龍蜿蜒橫臥在鄂爾多斯高原脊線北部、黃河南岸,與九曲黃河並行。歷史上,庫布其沙漠以每年10米的速度持續北侵,極端年份向黃河輸沙量高達1.6億噸,嚴重危及黃河安瀾。

  仲夏時節,一場喜雨過后,記者乘車順著沿黃公路由准格爾旗向杭錦旗一路西行。放眼望去,一行行高大的樹木在風中搖曳生姿,綿延的網格沙障延伸到天際,成片的沙柳和檸條等固沙植物高低錯落、吐出油綠的新芽。眼前這條將沙漠與黃河隔開的“綠色長城”,就是庫布其沙漠北緣鎖邊林帶。

  在杭錦旗獨貴塔拉鎮,敖特更花帶著治沙工人團隊正用“微創氣流植樹法”和“螺旋鑽孔植樹法”栽種沙柳。“以前人工挖坑種樹,一天種不了幾棵,現在用這新技術,效率提高十倍。”敖特更花擦著汗笑著說。

  1981年,達拉特旗展旦召蘇木的農牧民們用肩扛手挖的方式,在庫布其沙漠北緣種下30萬株沙柳,開啟了鎖邊林建設的先河。

  2023年,黃河“幾字彎”攻堅戰全面打響以來,鄂爾多斯啟動實施庫布其沙漠北緣鎖邊林帶建設,在幾代人艱苦奮斗打造的348公裡鎖邊林的基礎上補植補造,通過工程固沙+喬灌草結合,補齊提升剩余的72公裡鎖邊林帶。目前,通過實施“三北”工程六期項目,已完成43公裡。去年至今,鄂爾多斯綜合治理庫布其沙漠東段、西段和中段的沙漠化土地,總投資10.88億元,總治理面積70.64萬畝。剩余29公裡將於2025年全部完成,全線貫通庫布其沙漠北緣鎖邊林帶。

  從空中俯瞰,庫布其沙漠北緣鎖邊林帶緊鄰黃河南岸,再往南是光伏項目治沙帶,一藍一綠兩道“長城”交相輝映,蔚為壯觀。

  杭錦旗蒙西基地庫布其200萬千瓦光伏治沙項目區,光伏板在陽光照耀下如一片藍色的海洋。走近一看,光伏板下生長在沙地裡的蔬菜以及黃芪、板藍根等藥材苗長勢旺盛。

  “光伏板能反光遮蔭、減少水分蒸發,我去年在這兒種的西紅柿口感沙、味道好、產量高。今年,我還種了籽瓜和板藍根,再加上就近打工,一年有十多萬的收入。”說到這兒,35歲的獨貴塔拉鎮永興村村民溫永宏一臉的興奮。

  “蒙西基地庫布其200萬千瓦光伏治沙項目成功並網,通過雙玻組件實現板上雙面發電,可增加發電量5%—10%﹔板下種植農作物、藥材、優質牧草等,實現立體生態種植﹔板間運用先養雞后養羊的‘畜禽草耦合’治沙技術實施養殖,畜禽糞便還田治沙改土,‘光伏+’多重效益和助力鄉村振興作用充分顯現。”杭錦旗能源局局長李利軍介紹說。

  截至目前,鄂爾多斯已在庫布其沙漠建成1002萬千瓦光伏項目,完成光伏治沙60萬畝,帶動周邊5萬多名群眾增收。通過光伏治沙+生態治理的方式,鄂爾多斯計劃到2030年,將實現對庫布其沙漠1200萬畝沙化土地的全面治理。

  如今,這條鎖邊林帶與十大孔兌綠化帶、河道淤地壩、光伏治沙帶共同構成“四道防線”,庫布其沙漠綠進沙退平均達8.6公裡,沙漠逐年退離黃河,最近處也有4.8公裡,近10年庫布其沙漠向黃河輸沙量減少約3億噸,黃河年均含沙量從4.55千克/立方米降至1.39千克/立方米。

  鄂爾多斯市三北工程推進中心高級工程師閆偉介紹,庫布其沙漠遠沙大沙地帶治理難度大,通過光伏+生態治理,光伏企業和生態治理企業同步施工,光伏建設和生態治理同步進行,能夠實現沙漠的有效治理。(記者 毛鍇彥)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