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

興安盟:百萬畝水稻插秧忙

2025年06月03日08:35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稻農搬運秧苗。

插秧機正開足馬力來回穿梭。

無人機搬運秧苗。

稻田裡水光瀲灩。

初夏已至,正是興安盟百萬畝水稻插秧黃金時節,農戶們在稻田裡爭分奪秒地插秧,一派繁忙景象。走進興安盟突泉縣東杜爾基鎮明星村的集中連片水稻種植基地,縱橫交錯的稻田裡水光瀲灩,綠意盎然的稻田與勤勞耕種的稻農勾勒出一幅美不勝收的田園美景。

5月30日,在種植戶宋以坤的100畝稻田裡,兩台插秧機正開足馬力來回穿梭作業,一株株嫩綠的秧苗從插秧機苗盤上滑落,穩穩地“站立”在水田裡,原本光禿禿的水田很快披上了綠裝。

“以前靠人工,十多畝地得忙活好幾天。現在兩台機械一起作業可快多了,今天已完成近20畝。”宋以坤站在田埂上介紹,相較於傳統人工插秧,機械化作業不僅效率提升了,還能保証秧苗株距均勻,為后期增產打下基礎。

在扎賚特旗好力保鎮先鋒村的稻田裡,一架無人機精准懸停在田埂,機械手迅速將秧苗轉運至插秧機,整套操作如行雲流水。水稻種植大戶李志國忍不住豎起大拇指:以前插秧時節運送秧苗,全靠人工肩挑背扛,一天下來,運不了多少秧苗,還壓壞不少秧苗,田埂也常常被踩塌。現在有了無人機幫忙,同樣的工作量,時間縮短了一大半。這些“空中快遞員”運輸特別平穩,秧苗幾乎零損傷,成活率也提高了。

近年來,興安盟依托規模化、標准化水稻生產基地,發展“水稻+”新業態,將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產加銷無縫對接、農文旅融合發展,大力發展以“興安盟大米”為主導品牌的綠色有機水稻產業。今年,興安盟水稻種植面積預計達115萬畝,6月初完成水稻插秧工作。(記者 高敏娜 通訊員 曾令剛 攝影報道)

(責編:劉澤、張雪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