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創新驅動沙漠攻堅
內蒙古智造賦能“三北”生態屏障建設
5月24日,13台承載著綠色希望的治沙設備從呼和浩特市托克托縣內蒙古宏昌機械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宏昌機械公司)生產基地出發,奔赴鄂爾多斯市鄂托克旗阿爾巴斯蘇木境內的沙漠,投身荒漠化治理一線。
當肆虐的黃沙遭遇“內蒙古智造”的智慧機械,一場重塑荒漠生態的綠色變革正悄然上演。在“三北”工程的火熱建設現場,宏昌機械公司以一台台“治沙神器”為筆,在沙海之上奮力書寫著荒漠變綠洲的生態奇跡。
托克托縣地處黃河之畔,依托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產業基礎,宏昌機械公司於2020年與內蒙古自治區林業科學研究院攜手,開啟了防沙治沙裝備研發的征程。作為土生土長的內蒙古企業,該公司深諳這片土地的生態需求,短短幾年,便成功推出8款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專利產品,彰顯出“內蒙古智造”的強勁實力。憑借這些亮眼成果,公司接連榮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呼和浩特市工業小巨人等多項殊榮,成為呼和浩特市托克托縣乃至內蒙古制造在生態領域的一張名片。
走進“三北”工程治沙現場,“內蒙古智造”的魅力展露無遺。宏昌機械公司打造的一系列治沙裝備,如同訓練有素的“鋼鐵軍團”,在沙漠中大展身手。“蘆葦、沙柳編帘機”快速運轉,將內蒙古本地豐富的秸稈、枝條資源編織成堅固的“綠色盾牌”﹔“沙柳、蘆葦切割機”精准作業,以精湛的“技藝”為后續鋪設做足准備﹔“沙柳散枝條打捆機”更是巧妙地將廢棄枝條變廢為寶,讓每一份資源都發揮出治沙的力量,盡顯內蒙古企業就地取材、高效利用的智慧。
在沙障鋪設環節,宏昌機械的“秘密武器”同樣驚艷。“履帶式編帘方格沙障機械自動鋪設裝備”穿梭於沙地間,無視沙柳枝條的形態差異,編織出整齊美觀的立式網絡沙障﹔“履帶式灌木枝條方格沙障機械自動鋪設裝備”則高效利用沙生灌木廢棄料,快速鋪設堅固的網格沙障。這些凝聚著內蒙古智慧與力量的機械裝備,將肆虐的黃沙固定網格中,成為“三北”防沙治沙戰場上的主力軍。
如今,在鄂爾多斯市“三北”工程推進中心1000畝的治沙項目現場,來自呼和浩特市托克托縣的“內蒙古智造”裝備正火力全開。轟鳴的機械聲與飛揚的黃沙交織,勾勒出一幅壯麗的治沙畫卷。“這些內蒙古造的機械太給力了!不僅效率比人工高好幾倍,治沙效果也非常出色!”現場施工人員的贊嘆,是對“內蒙古智造”最生動的認可。
“我們要用治沙裝備,守護好祖國北疆這道亮麗的風景線!”宏昌機械公司負責人滿懷豪情地表示。未來,這家來自呼和浩特市托克托縣的企業將繼續深耕防沙治沙領域,加大研發投入,以更多凝聚創新智慧的先進裝備,扛起生態治理的責任擔當。 (記者 劉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