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

中蒙聯合考察《燕然山銘》等刻石成果發布

2025年05月22日09:50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近日,由內蒙古大學主辦的中蒙聯合考察《燕然山銘》等刻石成果報告會在呼和浩特召開。

刻石紀事是人類歷史上的普遍現象,《燕然山銘》摩崖開啟了源遠流長的邊塞刻石紀功傳統,對后世影響深遠。《燕然山銘》等刻石成果涵蓋《燕然山銘》刻石理想拓片,以及遼代契丹文大字摩崖石刻、金代《九峰石壁紀功碑》(女真文、漢文)、成吉思汗大奧魯附近畏吾體蒙古文石刻、明代永樂皇帝紀行系列石刻、清代康熙皇帝紀功系列石刻等近20件刻石拓片。其中《燕然山銘》拓片共有5份,內蒙古大學是國內唯一獲取和收藏的單位。這批珍貴刻石拓片,跨越千年,涵蓋多種文字與文化,是解讀蒙古高原波瀾壯闊歷史的關鍵鑰匙,為深入理解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與發展、中原王朝與北方民族的互動關系以及多種語言文字的演變提供了無可替代的實物証據。

《燕然山銘》等刻石成果由內蒙古大學聯合蒙古國成吉思汗大學、成吉思汗博物館共同考察完成。《燕然山銘》摩崖鐫刻於公元89年,是東漢王朝聯合南匈奴、鮮卑烏桓、西戎氐羌等族遠征北匈奴的紀功刻石,銘文由著名史學家班固書寫。2017年,內蒙古大學與蒙古國成吉思汗大學舉行聯合考察,確認蒙古國一處漢文摩崖就是《燕然山銘》刻石真跡,首次揭開《燕然山銘》摩崖的神秘面紗,引發國際國內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為擴展學術成果,三方於2019年、2023年分別舉行聯合考察,擴大考察范圍,並取得了系列成果。

報告會圍繞《燕然山銘》書法、女真文和契丹文研究、蒙古高原歷史地理研究三個主題舉辦了“求真論壇”與學術講座,與會嘉賓一致認為《燕然山銘》堪稱漢代隸書上品、精品,相關研究將極大地推動民族學、歷史學、考古學、語言文字學等多個學科的發展,為增強民族文化自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提供堅實的學理支撐。

活動現場,內蒙古大學向國家圖書館捐贈《燕然山銘》刻石墨拓1張,國家圖書館為內蒙古大學頒發了捐贈証書。 (記者 白蓮)

(責編:劉澤、張雪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