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人民日報看內蒙古

烏蘭哈達火山游“火”起來

2025年05月21日09:2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近來,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察哈爾右翼后旗的烏蘭哈達火山地質公園,成為內蒙古最火爆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接待游客數量持續增長。火山游為什麼“火”?不同人給出不同答案。

烏蘭哈達火山地質公園旁的壹蒙壹牧火山民宿,是這裡最早開設的火山主題民宿之一。民宿書架上放置著一本10年前的雜志,封面正是烏蘭哈達火山,配文是“低調的高品質火山景觀”。

“火山的美,是第一吸引力。”壹蒙壹牧火山民宿負責人郭晨慧在朋友圈寫下,“湛藍的天空澄澈似海,廣袤的黃土坡層巒起伏,純粹而鮮明的色調碰撞,盡顯極致的高級感。”2015年,郭晨慧返鄉創業。她發現,家鄉的火山美景在網上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便於2019年利用自家閑置房屋開辦了當地第一家火山民宿,生意紅火。

2019年底,京呼高鐵開通,作為其中樞紐站的烏蘭察布市,與北京市和呼和浩特市的往來裡程大幅縮短。烏蘭哈達由此成為京津冀周邊周末度假目的地之一。

“以前覺得火山、草原很遙遠。”北京游客楊一凡說,沒想到,現在踏上約3個小時的旅程,就能品味原生態的自然美景和草原美食。“但是更吸引我的,是烏蘭哈達火山豐富的可玩性。”

在游客眼中,烏蘭哈達火山游的“火”,是因為網上火爆出圈的“宇航服火山打卡照”。

在烏蘭哈達火山景區,有不少旅拍攝影店鋪,還有商家售賣、租賃仿制的宇航服、煙花棒等,生意火爆。

“在火山上身著宇航服,有種在火星行走的感覺。”北京游客劉洋說,她根據不少網友分享的拍照攻略和必打卡“出片點位”,為拍攝照片做足了准備。

“烏蘭哈達火山游的‘火’,還與當地特色文化和美食有關。”察哈爾右翼后旗烏蘭哈達蘇木黨委副書記孫建國說。

進入火山景區,能看到成片的“石頭林”。牧民壘石作為相會地標的“敖包”,如今成為文化地標,游客將周邊散落的碎石自行壘放,在草原上留下一個個自制的“敖包”。

當地村民施金蓮去年將自家院子改造成特色農家樂,“五一”假期爆滿。“我們特產的‘后旗紅’土豆最受歡迎,很多游客吃完還會外帶回家。”施金蓮說。

“豐富多彩的文旅活動,也是烏蘭哈達火山游熱度高漲的原因。”察哈爾右翼后旗委書記崔勇介紹,“五一”期間推出的電音合唱、搖滾演出、“千人烤土豆”、煙花秀等活動,為游客帶來多種旅游體驗,受到游客歡迎。

“后勁很足,期待再來。”河北游客吳筱泉在朋友圈寫下感受,配圖中有當地免費為游客提供的礦泉水和奶茶。“不僅收獲了美景和快樂,還感受到當地的真誠和熱情。相信火山游會一直‘火’下去。”他說。

(據新華社呼和浩特電 記者勿日汗、賀書琛)

(責編:劉澤、張雪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