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搖身一變”成環保磚

“真是想不到,這些地磚原來都是由生活垃圾變成的!”4月23日,家住烏海市烏達區科技園小區的王女士翻來覆去地看著小區新鋪的地磚,驚訝地說。
生活垃圾經歷了什麼樣的奇妙之旅,才變身為鋪路磚?4月23日,在烏海市藍益環保發電有限公司,記者找到了答案。
在企業磚廠預處理車間,記者看到,一條“巨無霸”爐渣處置生產線上,一車車爐渣被“喂”進上料倉,經過一級破碎、篩分、磁選、分揀等工序處理,金屬、石塊被分開歸集,爐渣變成細砂從設備另一側送到制磚車間。
“這些爐渣就是生活垃圾焚燒后剩下的固體物質,別小瞧這不起眼的爐渣,它可以變成制磚原料。”磚廠經理施廣東很是驕傲地說。
爐渣又如何變成制磚原料?在制磚車間,記者的疑問得到了解答。在這裡,從預處理車間送來的細砂按比例與水泥、粉煤灰混合,進入成型壓機,經過數秒強力振動、壓實后,這些地磚便排列整齊地出現在眼前。施廣東告訴記者,這種名叫環保磚的磚經過兩天晾晒、整體打包、淋水保養,再經過一周的晾晒便可出廠。
生活垃圾變廢為寶,再加上先進技術,產品優勢顯著。“環保磚裡爐渣細砂佔比達到了80%,不僅實現了垃圾循環利用,還極大降低了生產成本。”施廣東粗略地算了一筆賬:5噸生活垃圾能產生1噸爐渣,1噸爐渣大約生產750塊環保磚,相當於1噸生活垃圾可生產150塊環保磚。同時,使用這種爐渣制磚相較其他材料每噸節約成本約25元,這家企業1年能產生爐渣5萬噸左右,可節約成本超120萬元。
環保磚應用場景十分廣泛。該企業根據市場需求,制成路面磚、護坡磚、植草磚、裝飾磚、路沿石等多種款式。在廠區,記者看到,各類環保磚外觀與常見的磚沒有明顯區別,甚至相比普通磚橫切面更均勻、更有規則。施廣東拿起一塊護坡磚自豪地說:“無論是外觀還是功能,完全符合相關標准。這也再次驗証了沒有真正的垃圾,隻有放錯位置的資源。”(記者 郝飚 通訊員 趙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