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宏義:扎根治沙一線39年隻為沙海披綠裝

5月13日,明媚的陽光播撒在阿拉善左旗吉蘭泰鎮飛播區,茂密的梭梭、花棒、沙拐棗等沙生植物隨風搖曳,煥發出勃勃生機。阿拉善左旗林業工作站正高級工程師劉宏義正穿行在林內,一邊查看灌木林的保護和長勢情況,一邊細致地做著記錄……
“這裡曾是黃沙漫漫,通過多年的飛播,你看這成片的灌木林長勢多好,過去在呼嘯的漠風中遷移的流沙,已被這綠意盎然的植被覆蓋固定住了。”劉宏義向記者介紹道。
工作39年來,劉宏義扎根阿拉善茫茫大漠戈壁,為了防沙治沙改善生態環境,他用擔當和堅守,在沙漠中書寫著一曲曲動人的綠色發展贊歌。
1986年,劉宏義從內蒙古扎蘭屯林業學校畢業后,為了家鄉生態建設,毅然放棄了到大城市工作的機會,選擇到條件艱苦的阿拉善左旗吉蘭泰國營治沙站工作。剛上班,就看到比他想象的更為震驚的現狀:風沙肆虐的烏蘭布和沙漠,成片衰敗瀕危的沙棗樹,舉步維艱的林業發展狀況,落后短缺的技術設備,日益惡化的生態環境讓很多農牧民為了生活不得不遠離家鄉另謀出路……
看到這些,劉宏義更堅定了在大漠植綠的信念。“當時我默默立下誓言,要一輩子扎根大漠,讓荒漠披上綠裝。”劉宏義說。
此后,他一頭扎進沙漠,全身心投入防沙治沙事業中,積極參與國家“七五”攻關項目“梭梭更新復壯技術研究”。夏季頂著沙漠地表溫度超過50℃的酷熱,冬季承受著刺骨嚴寒和沙塵暴的侵襲,忙碌在治沙研究一線。通過幾年潛心於梭梭更新復壯的研究,為他今后推廣種植梭梭嫁接肉蓯蓉,進行防沙治沙生態治理,實現綠富同興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治沙中,劉宏義始終將科技創新作為推動生態建設的關鍵力量。1998年,為了解決苗木短缺的難題,劉宏義帶頭開展梭梭等沙生植物的種植試驗。經過700多個日夜的研究,劉宏義團隊成功繁育出阿拉善地區多年來丟失的沙生植物苗木,並利用2年時間,總結出《阿拉善干旱荒漠地區梭梭造林及育苗技術》。在他的帶領下,阿拉善左旗成為內蒙古最大的沙生植物育苗基地,育苗品種增加到10多種,年產量突破4000萬株,年產值達到400多萬元。
飛播造林具有規模大、速度快、成本低的特點,適合阿拉善左旗荒漠地區生態治理。在飛播造林治沙中,劉宏義為了降低成本,提高治沙效率,積極進行飛播科技創新,對飛播用種採用丸粒化新技術,既提高了造林成苗率,又解決了落種不均勻、發生位移和防治“閃芽”的技術難題,並獲得兩項國家專利。為解決飛播作業中飛機入航不准確和人工作業強度過大的難題,劉宏義不斷思考琢磨,將衛星導航技術成功運用到飛機導航、面積測定、播帶布控、成苗調查等工作中,大大降低了成本,僅此一項技術的應用,每年節約資金達數十萬元。他還通過採用機械沙障技術解決了中高大沙丘飛播造林成效差的難題,極大地提高了飛播造林成效。
截至2024年底,由劉宏義主導完成的飛播造林面積累計達417萬畝,佔全旗總飛播面積的65.3%,植被覆蓋度由播前的不足5%提高到現在的12.5%—50.8%,在阿拉善大漠中筑起“綠帶鎖黃龍”的生態屏障。
作為治沙科研工作者的劉宏義深知,治沙也要致富,隻有將生態建設與產業發展緊密結合才能實現治沙的可持續性。此后,在他潛心研究下獨創出梭梭秋(冬)季種植法,並推廣到全旗沙產業發展中。在阿拉善左旗實施“百萬畝”梭梭肉蓯蓉產業基地項目建設時,劉宏義勇挑重任,在“劉宏義勞模創新工作室”全體人員的共同努力下,原本計劃10年完成的浩大工程,4年就完成了。他還總結出一套梭梭種植的經驗,推廣秋季造林,通過春秋兩季互補種植,不僅減少澆水次數,延長梭梭造林時間,還讓梭梭的成活率提高了5%—10%。為了讓梭梭種植技術惠及農牧民,他帶領團隊培訓農牧民達1000多人,數百戶農牧民依靠種植梭梭和人工接種肉蓯蓉、鎖陽,實現了增收致富。
多年來,通過推廣劉宏義的沙產業種植技術,阿拉善左旗梭梭營造林面積不斷擴大,不僅有效改善了生態環境,更為農牧民拓寬了增收致富路。截至2024年,阿拉善左旗梭梭營造林推廣面積達290萬畝,接種肉蓯蓉、鎖陽面積達73萬畝,實現經濟效益近3億元,帶動2萬余名農牧民人均年增收近萬元。
39年來,從青春年少到兩鬢染霜,劉宏義把自己的青春和智慧奉獻在了大漠的防沙治沙事業中,讓“綠染黃沙和植綠又致富”的夢想變成了現實。近年來,劉宏義先后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最美林草科技推廣員”等多項榮譽,並被國家林草局聘為“國家林草鄉土專家”。
“治沙植綠是我一生熱愛的事業,今后我繼續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奮戰在防沙治沙一線,為生態環境持續改善作貢獻。”劉宏義說。(記者 劉宏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全區殘疾人事跡巡回演講報告會舉行
- 在第三十五個全國助殘日即將來臨之際,5月16日,由自治區殘聯、自治區殘疾人福利基金會、內蒙古師范大學聯合主辦的“大愛北疆 黨的光輝照我心”全區殘疾人事跡巡回演講報告會在內蒙古師范大學舉行。 現場,3位殘疾人講述了自己在逆境中奮起、在困境中拼搏的故事,他們自強不息的精神感染著在場的每一個人。…
- 內蒙古自治區黨委組織部對11名擬任干部進行公示
- 經自治區黨委研究,決定對以下11名擬提拔和進一步使用干部進行公示。 一、公示名單 寶音賀西,男,蒙古族,1972年5月生,研究生,工學博士,教授,中共黨員,現任內蒙古工業大學黨委委員、常務副校長(聘任),擬提名為自治區本科院校正職聘任人選﹔ 李盈,男,滿族,1967年3月生,在職研究生,工商管理碩士,助理研究員,中共黨員,現任自治區黨委教育工作委員會副書記,自治區教育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擬提名為自治區本科院校正職人選﹔ 董貴成,男,蒙古族,1974年10月生,研究生,理學博士,教授,中共黨員,現任內蒙古農業大學黨委副書記,擬提名為自治區本科院校正職人選﹔ 周建華,男,漢族,1973年12月生,大學,文學碩士,教授,中共黨員,現任赤峰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擬提名為自治區本科院校正職人選﹔ 雲鵬剛,男,蒙古族,1976年2月生,研究生,工學碩士,中共黨員,現任巴彥淖爾市委副書記、政法委員會書記,擬提名為自治區黨委直接管理領導班子的企業正職人選﹔ 洪少平,男,漢族,1967年8月生,在職研究生,法學碩士,經濟師,中共黨員,現任內蒙古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行長、董事,擬任自治區黨委直接管理領導班子的企業正職﹔ 趙長青,男,蒙古族,1971年8月生,內蒙古黨校研究生,工學學士,中共黨員,現任呼倫貝爾市委副書記、政法委員會書記,擬任自治區黨委直接管理領導班子的企業正職﹔ 高明堂,男,漢族,1978年10月生,大學,工程碩士,高級工程師,中共黨員,現任自治區水利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擬提名為自治區黨委直接管理領導班子的企業正職人選﹔ 劉永吉,男,漢族,1981年1月生,大學,法學學士,中共黨員,現任自治區黨委政法委員會辦公室主任、一級調研員,擬任盟市黨委副職﹔ 黃雙燕,女,漢族,1982年3月生,在職研究生,法學博士,民進會員,現任赤峰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局長,擬提名為盟市政府(行署)副職人選﹔ 李紅岩,男,蒙古族,1981年5月生,研究生,工學碩士,中共黨員,現任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區域發展處處長,擬提名為盟市政府(行署)副職人選。…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