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精准播種到集約高產
達拉特旗打造萬畝“噸糧田”新樣板

4月27日,在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白泥井鎮侯家營子村,萬畝玉米“噸糧田”試點春耕正全面展開。田間地頭,智能灌溉系統沿壟鋪設精准到位,帶有北斗導航的智慧農機穿梭作業,一粒粒玉米種子正被播種機精准送入土中,農藝師在遠程系統上實時監測、科學調控,一套集成化、智能化的農事作業體系正在有序運行。
達拉特旗地處北緯40度玉米黃金帶,光熱條件優越,擁有200多萬畝耕地,是國家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但受制於以往種植結構分散、耕地細碎化、水資源利用率偏低、傳統種植模式下單產偏低等問題,農業效益難以突破。
為解決這一問題,達拉特旗圍繞主產區定位,統籌推進耕地整治和農業結構優化,將“噸糧田”建設作為農業提質增效的重要突破口,與中化農業MAP合作,在當地逐步系統引入節水灌溉、高產密植、智能農機、數字化管控等現代農業要素,打造高標准、規模化、綠色化的“噸糧田”樣板。
項目集成精准灌溉領域領先技術,建設適應當地生產環境的智能化精准灌溉系統,根據作物不同階段營養監測情況定時、定量精准灌溉,有效實現節水節肥,提高水肥利用率。同時運用先進的土壤檢測與GIS技術繪制“養分地圖”,量身定制配方肥料,實現科學施肥。
“一畝地澆多少水,施多少肥,不是憑經驗拍腦袋,而是數據在說話。”中化農業MAP農藝師陳玉亮打開線上智慧農業平台介紹,平台通過智慧灌溉系統的應用,實現作物灌溉遠程在線操作,通過在田間部署智能設備,實現對農田生產基礎數據、作物墒情、氣候氣象、病害虫等信息的實時獲取,及時指導農事作業。
“在這個項目改造之前,這塊地的基礎產量隻有每畝650公斤。”中化現代農業(內蒙古)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永豐介紹說,“幾年前,我們在達拉特旗設立了中化農業技術服務中心和實驗室后,把先進的生物技術、工程技術和管理技術都應用到田間種植當中,依靠高標准農田建設結合社會化服務和精細化管理,就實現了這塊地畝產1016公斤的高產,比周邊農戶平均高20%左右。同時,每畝地用水量僅為238立方米,節水160立方米左右,在增產的同時節約了緊張的水資源。”
達拉特旗“噸糧田”項目的啟動,破解了農業發展瓶頸,實現了節水與高產的雙重目標,更推動了基層農業組織方式和農民參與方式的深刻變化。
從脫貧攻堅的重點村到如今技術和組織“雙輪驅動”的示范片區,侯家營子村的變化寫在了農田裡,也寫在了老百姓的賬本上。
以侯家營子村為試點,達拉特旗政府通過構建“政府+企業+合作社+農戶”聯結機制,引導農戶以土地入股合作社,統一品種、耕種、管理與銷售,既破解了“誰來種地、怎麼種地”的現實難題,也實現了“小田變大田”,推動農業規模化、組織化、標准化發展。
2024年,中化農業MAP在侯家營子村種植示范田。村民付來忠在侯家營子的地就在示范田中,他粗略算了一筆賬:自家土地每年每畝有穩定收益約1400元,騰出手來在農場打工,自己每月還能拿6000多元務工工資,“不光掙錢比以前多了,人也輕鬆了,還能跟著MAP專家學技術。”
隨著侯家營子“噸糧田”項目示范效應的顯現,其亮眼的農業增產數據與創新實踐成果,讓政府對通過基本農田改造提升單產充滿信心。
今年,內蒙古錨定打造千萬畝“噸糧田”的目標,全力推進農業現代化進程。七份子村村民陳杰便是積極響應政策的種植大戶之一,他感慨道:“以前我們合作社種植1000多畝地,產量卡在瓶頸上不去。如今,達拉特旗政府高標准改造農田,又有侯家營子村的成功范例在前,我們把種植范圍擴大到3000畝,從灌溉系統改造,到種植過程都引入中化農業MAP的全程技術服務,現在就盼著秋收時節糧食大豐收呢!”
“噸糧田”高標准農田建設在達拉特旗的實踐,不僅是農業技術革新的勝利,更是農業生產組織模式與農民參與方式的一場深刻變革。這種創新模式,既為農民筑牢了穩定的收益保障,又通過規模化、專業化經營大幅提升了農業生產效率。如今,農業現代化已不再是遙不可及的願景,正一步步演變為摸得著看得見的實景。(記者 郝雪蓮)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全區殘疾人事跡巡回演講報告會舉行
- 在第三十五個全國助殘日即將來臨之際,5月16日,由自治區殘聯、自治區殘疾人福利基金會、內蒙古師范大學聯合主辦的“大愛北疆 黨的光輝照我心”全區殘疾人事跡巡回演講報告會在內蒙古師范大學舉行。 現場,3位殘疾人講述了自己在逆境中奮起、在困境中拼搏的故事,他們自強不息的精神感染著在場的每一個人。…
- 內蒙古自治區黨委組織部對11名擬任干部進行公示
- 經自治區黨委研究,決定對以下11名擬提拔和進一步使用干部進行公示。 一、公示名單 寶音賀西,男,蒙古族,1972年5月生,研究生,工學博士,教授,中共黨員,現任內蒙古工業大學黨委委員、常務副校長(聘任),擬提名為自治區本科院校正職聘任人選﹔ 李盈,男,滿族,1967年3月生,在職研究生,工商管理碩士,助理研究員,中共黨員,現任自治區黨委教育工作委員會副書記,自治區教育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擬提名為自治區本科院校正職人選﹔ 董貴成,男,蒙古族,1974年10月生,研究生,理學博士,教授,中共黨員,現任內蒙古農業大學黨委副書記,擬提名為自治區本科院校正職人選﹔ 周建華,男,漢族,1973年12月生,大學,文學碩士,教授,中共黨員,現任赤峰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擬提名為自治區本科院校正職人選﹔ 雲鵬剛,男,蒙古族,1976年2月生,研究生,工學碩士,中共黨員,現任巴彥淖爾市委副書記、政法委員會書記,擬提名為自治區黨委直接管理領導班子的企業正職人選﹔ 洪少平,男,漢族,1967年8月生,在職研究生,法學碩士,經濟師,中共黨員,現任內蒙古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行長、董事,擬任自治區黨委直接管理領導班子的企業正職﹔ 趙長青,男,蒙古族,1971年8月生,內蒙古黨校研究生,工學學士,中共黨員,現任呼倫貝爾市委副書記、政法委員會書記,擬任自治區黨委直接管理領導班子的企業正職﹔ 高明堂,男,漢族,1978年10月生,大學,工程碩士,高級工程師,中共黨員,現任自治區水利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擬提名為自治區黨委直接管理領導班子的企業正職人選﹔ 劉永吉,男,漢族,1981年1月生,大學,法學學士,中共黨員,現任自治區黨委政法委員會辦公室主任、一級調研員,擬任盟市黨委副職﹔ 黃雙燕,女,漢族,1982年3月生,在職研究生,法學博士,民進會員,現任赤峰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局長,擬提名為盟市政府(行署)副職人選﹔ 李紅岩,男,蒙古族,1981年5月生,研究生,工學碩士,中共黨員,現任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區域發展處處長,擬提名為盟市政府(行署)副職人選。…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