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

科右中旗:探索治沙新模式 蹚出綠富同興路

2025年05月05日10:03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5月4日,記者走進興安盟科右中旗杜爾基鎮達日罕嘎查防沙治沙項目現場,植樹機轟鳴著在沙丘上勾勒出整齊的方格。工人緊隨其后,將一株株文冠果幼苗植入沙地,轉眼間,一排排新綠不斷向遠方延伸,在廣袤的科爾沁沙地上勾勒出生機勃勃的生態畫卷。

“為確保樹苗在惡劣環境中順利扎根,我們採用喬灌草結合的模式進行治理。目前,正在進行前期的土地圍封工作,計劃在本區域種植文冠果130畝,每畝種植67株文冠果,到6月初雨季開展種草作業,7月底完成全部種植任務。”達日罕嘎查防沙治沙項目現場負責人馮貴說。

科右中旗位於科爾沁沙地鎖邊帶,肩負著阻擊科爾沁沙地治理邊緣區域向外蔓延的重要使命。多年來,科右中旗積極行動,探索形成“一體兩翼五協同”防沙治沙工作體系。突出防沙治沙和風電光伏一體化工程,強化要素支撐和制度建設“兩翼”保障機制,協同推進新能源治沙、科學治沙、群眾治沙、社會治沙、效益治沙等五種治理模式,在筑牢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的創新探索中走出了一條適合自己的路子。

眼下,位於科右中旗代欽塔拉蘇木的中廣核防沙治沙和風電光伏一體化項目正在火熱建設中。在現場,工人緊張有序地開展直流電纜鋪設、組件接地開挖等基礎作業。

“目前,該項目已累計完成光伏樁基礎施工近8.4萬根,光伏項目並網容量達23萬千瓦。”中廣核科右中旗風電光伏一體化項目電氣專工劉通介紹說,“光伏項目預計5月底並網發電,同時完成1萬多畝生態治理任務,實現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

科右中旗堅持統籌防沙治沙全局,全力布局殲滅任務。2024年以來,引進中廣核新能源有限公司,實施推進總投資72億元、總裝機規模180萬千瓦的風電光伏新能源治沙項目。同時,創新發展“農光互補”產業,充分利用光伏板間閑置土地,種植苜蓿、羊草等優質牧草2萬畝,待項目建成,即可開啟“板上發電、板下修復、板間種植、產業融合”模式,實現光伏產業和生態治理的有機結合。

在科右中旗杜爾基鎮亞門毛杜嘎查沙地治理區現場,當地農牧民熟練地操作著無人機進行補植作業。他們採用創新的樟子鬆沙障交替治理方式,對陡坡沙地實施“加固”,栽植效率大幅提升。

“這個治理區的山地坡度平均在45度以上,個別地塊達到70度以上,陡坡灌溉、沙障布設、苗木運送都需要無人機准確運送到指定位置。今天補植的樟子鬆,成活3年后就能發揮防風固沙的作用。” 科右中旗林業和草原局草原工作站負責人包慧泉指著山坡上的點點新綠介紹說。

曾經難以治理的陡坡沙地,如今在科技的助力下,煥發出勃勃生機。“科學治沙”只是科右中旗協同推進的五種治理模式中的一種。

為推動綠富同興、提升治沙效能、促進治沙惠民、匯聚廣泛合力、放大治沙效益,科右中旗協同推進“新能源治沙、科學治沙、群眾治沙、社會治沙、效益治沙”五種治理模式,並相繼實施“滅黃、治白、增綠”三項行動。

黃沙退卻處,綠富同興來。科右中旗已完成5.9萬畝裸露沙地的全部治理工作,實現全域滅黃。全旗森林覆蓋率和草原綜合植被蓋度也分別從2017年的17.64%和35.17%提高到現在的18.54%和76.38%。

“眼下,全旗防沙治沙工作正穩步推進,多個標段同時開展作業,全面遏制土地沙化趨勢。同時,我們建立了嚴格的監管體系,從苗木選擇到種植養護都有專業指導和監督,保障植被成活率,全力推動全旗生態環境持續向好。”包慧泉說。

如今的科右中旗,樟子鬆、沙棘、檸條郁郁蔥蔥,鎖住道道沙龍﹔牛羊入圈、候鳥嬉戲,生態美與百姓富同頻共振。從茫茫沙地到綠意蔓延,在人與沙角力的征途上,久久為功的科右中旗正在漸綠漸富向新生!(記者 高敏娜)

(責編:劉澤、張雪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