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

悅來通遼 樂享“五一”

2025年05月05日09:58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5月1日晚,通遼市悅來河文旅休閑街區燈火璀璨、熱鬧非凡,通遼市烏蘭牧騎用一場融合電聲樂與民樂的特色演出,為市民和游客獻上了一場視聽盛宴。

演出在經典旋律《口是心非》中悠然啟幕,在熟悉的音符流淌間,為觀眾鋪陳開一幅滿載故事的音樂畫卷。隨后,《紅日》《烏蘭巴托之夜》《四季》等經典歌曲接連上演,或激情澎湃,或旋律悠揚,或質朴感人,觀眾輕聲跟唱,沉浸於熱烈的氛圍中。民族特色與現代音樂元素的巧妙融合,綻放出別樣的藝術光彩。

這個“五一”假期,悅來河文旅休閑街區迎來大客流。為了豐富市民和游客的游覽體驗,除了讓人大飽耳福的音樂會,街區還引入了非遺制作、文創潮品、特色美食等多元業態。游客劉女士一手拿著新鮮出爐的美食,一手拎著精美的文創禮品,收獲滿滿,“通過現場觀摩制作過程,我對這裡的非遺技藝和美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劉女士說。

近年來,通遼市以北疆文化建設提升行動為牽引,培塑“悅來通遼”文旅品牌,加快構建文旅產業“一軸三區”發展格局,重點建設西遼河文明研學、科爾沁文化展示、城郊型鄉村旅游等基地,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今年2月,通遼市科爾沁區烏蘭牧騎在北京鼓樓西劇場連續上演了兩場風格迥異的演出,一場是現代舞劇《白雲·淨生》,另一場是原生態民族藝術分享會。舞台上,演員們以靈動的舞姿,開啟一場視覺與心靈的雙重盛宴。從《額爾敦扎薩克的駿馬》的悠揚旋律到《萬馬奔騰》的磅礡氣勢,每一個節目都深深觸動了觀眾的心弦。現場互動環節,觀眾紛紛上台,和舞蹈演員們一起跳起了《奈日》,台上一片歡聲笑語。

兩種完全不同類型的演出生動詮釋了北疆文化的傳統與當下,也讓北京觀眾認識了新時代的“紅色文藝輕騎兵”。此次演出以藝術為媒介,通過北疆故事的講述,既展示了藝術魅力,更彰顯了文化自信,為京蒙兩地群眾架起心靈溝通的橋梁。

通遼市文化底蘊厚重,是西遼河文明的核心區域。今年,該市將實施市場主體培育、旅游業態升級、服務質量提升三大行動,重點推進20個千萬元以上文旅項目,持續拓展“旅游+”“+旅游”的多業態、多領域融合發展,開發更具體驗性與互動性的旅游產品,重塑消費新體驗,辦好西遼河文化節等500余項文旅活動。積極開發四季旅游產品,打造自駕游、露營游、康養游、度假游精品景區和線路。落實推進文旅品牌塑造工程,打造“歌游內蒙古·悅享西遼河”區域品牌。推出定制化旅游產品,助力“引客入通”,激發文旅消費潛力,推動文旅產業提質升級。

2025年第一季度,通遼市接待國內游客631.08萬人次,同比增長17.40%﹔國內游客總花費77.61億元,同比增長6.77%,實現通過文旅融合推動全市旅游提質增效。(記者 薛一群)

(責編:劉澤、張雪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