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鄂爾多斯:挖掘“老”資源 激活“新”力量

“我爺爺在70歲時,每日需拄杖而行﹔而我如今也已年近七旬,卻仍能奔波各地宣講、著書立說。”鄂爾多斯學研究會會長奇海林的真切感言,折射出鄂爾多斯老年人群體精神面貌的深刻變遷。
近年來,鄂爾多斯市委老干部局深入挖掘潛在銀發資源,積極搭建平台、創造條件,鼓勵和支持“銀發族”退休后繼續參與社會活動,幫助他們實現“價值養老”。根據離退休干部年齡結構、工作履歷、身體狀況、優勢特長、服務意願等情況,分類組建涵蓋黨建、科技、醫療衛生、教育文化、法律援助、社會治理、農林牧草等多領域銀發智庫,並實施動態管理,全市各級入庫銀發人才已突破2000人。
“為進一步規范工作流程,確保銀發人才工作有序推進、有章可循,我們發布了《關於推動引導銀發人才助力新時代鄂爾多斯高質量發展的工作意見(試行)》,並同步配套實施《鄂爾多斯市市級銀發專家人才庫建設管理辦法(試行)》。構建一套契合本地實際的銀發人才庫建設管理制度框架,有力助推暖城人才友好型城市建設。”鄂爾多斯市委組織部副部長、老干部局局長蘇振平介紹說。
鄂爾多斯市同時積極推動離退休干部黨建與城市黨建深度融合,引導6280名老黨員在社區“安家”,1500余名老同志擔任樓棟長、網格員和業委會成員等,有效助力破解“小馬拉大車”難題。充分發揮“五老”群體作用,組建“正能量宣講團”,深入社區、鄉村、學校,開展革命傳統、法治教育、民族團結進步等主題宣講活動千余場,覆蓋受眾超5萬人次,極大激發了廣大群眾的愛國熱情,使“四個與共”共同體理念更加深入人心。舉辦“贊輝煌成就·聚銀發力量”等主題活動180余場,組織銀發人才圍繞中心工作大局、聚焦熱點難點問題,通過開展座談交流、建言獻策,為地區產業規劃、項目推進、技術創新等領域貢獻智慧與力量。
目前,全市挂牌市級銀發人才工作站7個,打造老黨員驛站、老干部工作室92個,培育“共享奶奶團”“好大姐調解中心”“銀齡初心”等志願服務團隊200余支。(周雨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