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本網專稿

“歌游內蒙古 相約那達慕”系列活動登陸上海:草原風情點燃國際都市

張雪冬 孟佳澍
2025年04月30日15:17 | 來源:人民網-內蒙古頻道
小字號

4月24日至28日,由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共同主辦,自治區農牧廳、自治區人民政府駐上海辦事處、內蒙古文旅集團協辦的一場跨越1500公裡的文化盛宴——“歌游內蒙古 相約那達慕”系列活動在上海拉開帷幕。該活動通過舞劇展演、文旅市集、快閃互動、游輪推介等形式,將內蒙古的遼闊草原與北疆風情“搬”至上海,為上海市民和游客帶來沉浸式的草原文化體驗,也為滬蒙兩地文旅合作注入新的活力。

“歌游內蒙古 相約那達慕”系列活動啟動儀式現場。人民網記者 張雪冬攝

“歌游內蒙古 相約那達慕”系列活動啟動儀式現場。人民網記者 張雪冬攝

舞劇《騎兵》震撼上演。

舞劇《騎兵》震撼上演。人民網記者 張雪冬攝

多元文化融合:傳統與現代共譜草原新章

4月24日晚,在上海大劇院內隨著舞劇《騎兵》的上演,系列活動正式啟動。作為開幕大戲,內蒙古藝術劇院原創舞劇《騎兵》以恢弘的舞台敘事,講述了蒙古族青年朝魯在歷史洪流中成長為騎兵英雄的故事。劇中融合了傳統舞蹈與現代舞台技術,戰馬奔騰的場景與激昂的音樂令現場觀眾熱血沸騰。

“我真的很感動,沒想到演得這麼好,尤其是馬兒犧牲的那一段,這部劇把人和戰馬的情緒演得非常飽滿,而且非常真實,感染力特別強,推薦大家來觀看!”一位上海觀眾感嘆道。

“歌游內蒙古 相約那達慕”系列活動文旅市集現場。人民網記者 張雪冬攝

“歌游內蒙古 相約那達慕”系列活動文旅市集現場。人民網記者 張雪冬攝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蒙古族服飾體驗。人民網記者 張雪冬攝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蒙古族服飾體驗。人民網記者 張雪冬攝

“那達慕”活動互動區。人民網記者 張雪冬攝

那達慕活動互動區。人民網記者 張雪冬攝

文化融合不止於此。4月26日至28日,“歌游內蒙古 相約那達慕”系列活動文旅市集在東方明珠城市廣場火熱開市。市集匯集了內蒙古各盟市的特色文創產品,如非遺刺繡、皮雕沙畫、骨雕等文創產品吸引了數千名市民和游客的駐足。文旅市集上還設置了那達慕活動互動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蒙古族服飾旅拍區、“歌聲中的內蒙古”音樂體驗區、游客不僅可以參與體驗內蒙古草原那達慕的傳統競技項目,還可以穿上精美的蒙古族服飾,在東方明珠塔前拍照打卡。同時,游客還可以聽到旋律悠揚的蒙古族音樂,感受民族音樂的獨特魅力。

“今天來東方明珠塔下面玩,剛巧碰到這裡有蒙古族服飾,我就試穿一下,真的特別漂亮,特別開心。”一位上海市民開心地說道。

滬蒙兩地客源互送懇談會、內蒙古研學旅游懇談會現場。人民網記者 張雪冬攝

滬蒙兩地客源互送懇談會、內蒙古研學旅游懇談會現場。人民網記者 張雪冬攝

文旅產業聯動:雙向賦能激活發展新動能

“歌游內蒙古 相約那達慕”內蒙古文旅(上海)推介會現場。人民網記者 張雪冬攝

“歌游內蒙古 相約那達慕”內蒙古文旅(上海)推介會現場。人民網記者 張雪冬攝

本次活動不僅是文化的盛宴,更是產業合作的橋梁。上海有著國際化旅游樞紐的客源優勢,與內蒙古獨特的自然與文化資源形成互補。活動期間,滬蒙兩地客源互送懇談會、研學旅游懇談會等同步舉行,滬蒙企業就旅游線路開發、客源互送達成多項協議。將通過聯合營銷、客源互換等方式,持續放大“歌游內蒙古”品牌效應。隨著滬蒙兩地文旅行業交流合作的不斷加強,文化互補、旅游互推成為常態,不僅進一步強化、細化兩地的文旅合作、研學交流墊定了堅實的基礎。也標志著滬蒙文旅合作邁入“系統化、專業化、品牌化”新階段。

各盟市特色旅游推介走進上海社區為上海市民“面對面”介紹旅游線路及產品。人民網記者 張雪冬攝

各盟市特色旅游推介走進上海社區為市民介紹旅游線路及產品。人民網記者 張雪冬攝

各盟市特色旅游推介走進上海社區為上海市民“面對面”介紹旅游線路及產品。人民網記者 張雪冬攝

各盟市特色旅游推介走進上海社區為市民介紹旅游線路及產品。人民網記者 張雪冬攝

各盟市特色旅游推介走進上海社區為上海市民“面對面”介紹旅游線路及產品。人民網記者 張雪冬攝

各盟市特色旅游推介走進上海社區為市民介紹旅游線路及產品。人民網記者 張雪冬攝

與此同時,呼和浩特市、鄂爾多斯市、呼倫貝爾市、興安盟等盟市的特色旅游推介,也陸續走進上海的各個社區,為上海市民“面對面”介紹旅游線路及產品,文旅企業與市民頻頻互動。企業代表將特色文創小禮物贈送給居民,並邀請他們在草原最美的季節來內蒙古休閑度假。

“內蒙古的風景真的很美,一直都想去看看。我們已計劃今年和家人一起去參加‘那慕達’大會,實景體驗草原風情。”上海市民李女士說道。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表性項目——蒙古族服飾街區走秀。人民網記者 張雪冬攝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蒙古族服飾街區走秀。人民網記者 張雪冬攝

創新形勢破局:科技賦能打造沉浸式體驗

為擴大影響力,主辦方採用“文化+科技+商業”的創新模式,讓草原文化煥發活力。在南京路、外灘、豫園等核心商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蒙古族服飾街區走秀、烏蘭牧騎快閃演出、全牛宴美食體驗等主題活動,吸引眾多市民駐足圍觀。“第一次見到蒙古族的服飾,我感覺特別好看,以后有機會一定要去一次內蒙古。”一位來自江西的游客開心地說道。

“歌游內蒙古 相約那達慕”主題公交車在城市環線巡游,以移動展廳形式傳播草原文化﹔東方明珠塔的“光影草原”視覺工程,以環形廊屏幕與戶外LED屏實時展播草原風光,打造沉浸式文化體驗空間,有效擴大活動影響力。

“歌游內蒙古 相約那達慕”系列活動,不僅是一場短期的文旅盛宴,更是滬蒙長期合作的起點。此次“歌游內蒙古 相約那達慕”系列活動,以文化為紐帶,將內蒙古的豪邁與上海的國際化交融共生。從東方明珠下的市集到黃浦江上的簽約,從快閃舞蹈到深度合作,這場跨越地域的文旅盛宴不僅點燃了市民的熱情,更書寫了滬蒙協作的新篇章。盛夏將至,內蒙古正以最誠摯的邀約,等待全國游客共赴草原,見証“詩與遠方”的無限可能。

(責編:趙夢月、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