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綜採領域的“多面手”
——記自治區勞動模范、國能神東煤炭集團上灣煤礦綜採一隊生產一班班長呼永剛

4月25日,在國能神東煤炭集團上灣煤礦100多米深的礦井下,超大採高綜採工作面上的採煤機正開足馬力掘進、生產。上灣煤礦綜採一隊生產一班班長兼採煤機司機呼永剛手持遙控器,與另一名司機默契配合,操縱搖臂上下升降,帶動巨大的滾筒快速旋轉切割煤層,一塊塊原煤順勢落入刮板輸送機,被源源不斷地運往地面……
今年36歲的呼永剛已在上灣煤礦綜採隊工作了15年,先后當過煤機檢修工、支架工等,如今在井下操控採煤機組織生產是他的工作日常。
作為綜採“鐵軍”的一員,他多次承擔煤礦的重大攻堅任務,並用創新思維解決工作中的難題,展現出新時代勞動者的睿智和擔當。
2018年3月, 國能神東煤炭集團 在上灣煤礦建成世界首個8.8米超大採高智能化綜採工作面,呼永剛所在的綜採一隊扛起了開採任務。在設備安裝初期,面對一次採全高回採工藝和龐大復雜的系統調試工程,以及礦壓顯現強烈、頂底板管理難度大、工作面配套設備全部國產化、回採工藝大變革等一系列難題,作為班組長的呼永剛帶領班組成員,圍繞各種疑難問題展開技術攻關。他從安全、生產工藝、設備檢修等方面一一入手,先后參與完成風險評估133項、危險源辨識141項、排查安全隱患159處,參與制定了包括工程質量控制、防片幫、登高作業、設備消缺等方面的50余項措施,累計進行了30余項小改小革,對世界領先超大採高安全高效回採工藝進行了重新定義。
“一開始切割煤層,面對重達225噸、滾筒直徑達4.3米的超級採煤機和要求苛刻的底板把控度,我心裡也是沒底。”為了摸透超級採煤機的“性子”,掌握滾筒提臥技巧,呼永剛堅持學習超級採煤機的結構、運行原理,畫圖模擬分析不同提臥量下採煤機的割煤狀態,現場割一刀刨一刀,反復了上百次,最終實現了將滾筒提臥幅度嚴格控制在5厘米以內,他也由此被稱為“厘米司機”。
這一“超級工程”在歷經97天的反復試驗后,於2018年6月正式達產,並在隨后創下了日產最高6.02萬噸、月產最高146萬噸的世界紀錄,實現了綜採工作面10個月無故障生產——這一曾被業內認為不可能實現的目標。2019年9月4日,世界首個超大採高智能綜採工作面以累計安全生產原煤1800萬噸的世界紀錄順利貫通,成功助推上灣煤礦成為採高最大、工效最高、單井單面年產量1600萬噸的特級安全高效礦井。期間,呼永剛參與編寫的《超大採高綜採工作面企業建設示范標准》,對煤炭行業生產組織、工程質量管理、精益檢修、創新創效等方面進行了全面總結、提升,受到了業內一致肯定。8.8米超大採高智能綜採工作面示范工程的成功實踐,為煤炭行業超厚煤層一次採全高積累了豐富經驗,推動了我國採煤裝備的國產化升級改造,標志著我國大採高回採工藝達到了更高水平。
在煤礦一線,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挑戰層出不窮,呼永剛總會想起一位老前輩的教誨:“人有兩條命,一條是性命,另一條是使命。”對於煤礦工人而言,安全生產關系到性命,責任擔當就是使命。每當遇到困難,他就會想起老前輩的話,創新思路,想方設法解決問題。
2015年,綜採一隊承擔起中厚煤層的柔模沿空留巷技術實施的重任,這是上灣煤礦首次使用該工藝,也是神東集團首次進行非試驗性沿空留巷開採。面對各類安全管理和技術難題,呼永剛積極配合隊內工作,沉下心來研究探索,參與制定了混凝土運輸注漿方案,改善了綜採工作面現場作業環境,同時對柔模尺寸、滯后煤幫支護提出了優化建議。最終在全員的共同努力下,綜採一隊在3個工作面成功實施柔模混凝土沿空留巷技術,創下了煤炭行業日推進度15米的紀錄,完成2項國家專利的申報,其實踐經驗被列為全國煤炭行業重點推廣項目。
作為綜採隊的班組長,呼永剛鼓勵、引導班組成員立足崗位、盡責擔當,並且以身作則。2020年,在全區採煤機技能大賽中,呼永剛以精湛的技術獲得第二名的好成績。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他關心每一位班組成員,將所學技能和經驗傾囊相授,得到徒弟們的尊敬和愛戴。他帶領班組成員圍繞安全生產“精細化”管理、工程質量“精准化”管控等方面制定了切實可行的規范標准,引導班組成員提高安全防范意識和隱患排查能力。他還狠抓班組基礎建設,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形成了一套具有班組特色的管理辦法——“頂級班組”管理法,帶領班組以優異的成績完成上級下達的各項生產任務。
為解決生產過程中的安全隱患和設備本身的結構性安全缺陷,呼永剛積極參與科技攻關等科技創新工作,直接或間接參與設計了包括“綜採工作面回收高壓電纜導向裝置”“移變列電纜分層裝置”等多項小改小革項目,其中有2項正在申報國家專利。
“成績代表過去,未來仍需努力。”今年“五一”國際勞動節前夕,呼永剛獲評自治區勞動模范。新時代煤礦工人攻堅克難、創新探索的可貴精神,激勵更多年輕勞動者不斷追求新高度、展現新價值。(記者 郝雪蓮)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