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窗見綠”的城市生態提升群眾滿意度

推窗但見碧雲齊,巷轉鶯聲落柳堤。呼和浩特市賽罕區北依大青山,南傍大黑河,境內石人灣濕地、八拜湖、大黑河郊野公園花海等生態景觀成為吸引市民休閑度假的網紅打卡地。
“我們圍繞森林城市建設目標,加強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正確政績觀教育培訓,引導黨員干部樹立大生態觀,走好綠色發展之路。”近日,呼和浩特市賽罕區委組織部副部長姜斌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近年來,賽罕區高度重視生態治理工作,引導廣大黨員干部樹立系統觀念和全局思維,走生態優先發展之路,以篤行擔當繪就美麗賽罕新畫卷。
賽罕區圍繞森林城市建設目標,既重視“顯績”又注重“潛績”,做好統籌謀劃,將區域發展與生態建設有機結合,建設林水相依、林城相依、林路相依、林村相依、林居相依的“五林一體化”城市宜居森林生態系統,同時實施城區增綠添彩、退化林修復、中幼齡林撫育、森林鎮村建設等生態建設工程。截至2024年底,賽罕區提前6年完成“三北六期”工程建設任務,新增造林工程面積1008.54公頃、退化林修復工程面積16637公頃、森林提升改造工程面積666.67公頃。
生態人文交織,文旅融合共生。賽罕區堅持以實干作答、以實績交卷,加強對干部實干擔當情況的日常考察,不斷推動黨員干部在生態修復、創建文旅IP等重點任務中闖新路、開新局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該區依托“小草音樂節”經典文旅IP,在小草公園舉辦“賽罕文旅邀你看演唱會——全民K歌”活動,單場人數超3萬人,為周邊業態及中商世界裡商圈帶動人流量,進一步促進了旅游消費。2024年國慶期間,在位於大黑河郊野休閑帶的花海之約,舉辦了“江河同慶 歡賽龍舟”首屆龍舟比賽,社會反響良好,熱議度極高,實現了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贏。
如今,賽罕區的一批民宿經濟、林下經濟和露營經濟實體成為首府市民的消費新熱點,實現了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的轉化。
以惠民之心厚植生態根基,用綠色紅利潤澤百姓生活。賽罕區秉持“生態為民”的發展理念,把維護人民群眾的生態環境權益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群眾滿意度檢驗干部工作成效。
該區持續推進“幸福河湖工程”提檔升級,生態人文融合發展成效顯著,通過採取河道整治、堤防加固、景觀綠化等舉措,使城區河道防洪標准達到百年一遇﹔形成一條匯集核心島、親水木棧道、濱河步道等元素的城市綠色生態鏈,真正實現讓人民群眾望得見山、觸得見水、看得見綠。“大黑河郊野公園處處是美景,特別能出片,逛完還能去湖灣林舍品嘗農家菜,去博勝卡丁車過一把賽車癮,是我們年輕人周末小聚的好去處。”市民王璐說。
與此同時,賽罕區全面落實河湖長制,對大黑河沿岸生態風貌進行修復和重塑,打造出集生態涵養、景觀綠化、休閑游憩於一體的城市生態空間,進一步推動黃河流域生態廊道高質量發展,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記者 潘佳 通訊員 馮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