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民營企業紓困解難
興安盟深入實施“同心助企十項行動”

在北京興安企業商會回鄉項目對接交流活動現場,北京惠之錦育農業與阿爾山市就夏季草莓全產業開發達成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為特色農業開辟新賽道﹔
興安盟鄉村產業振興對接會上,32家本土企業與50家資源平台展開深度洽談,成功搭建產銷對接、技術聯姻的產業橋梁﹔
“興安好物進北京”通過20余場主題展銷活動,讓草原珍品香飄首都,農畜產品銷售額突破億元大關……
這些躍動的場景,正是興安盟實施“同心助企十項行動”的生動注腳。
今年以來,興安盟統一戰線創新實施涵蓋政治引領、走訪調研、民主協商、商協會聯動等十個維度在內的“同心助企十項行動”,通過構建全方位、立體化服務體系,為民營企業紓困解難、賦能增效。
“現在經常有政策解讀活動為我們系統全面地講解政策方案,解析興安盟民營經濟現狀,立足實際為我們研判政策趨勢、探尋發展路徑,我們各商會要通過合作聯誼開展各類活動,以實際行動落實促進企業發展、活躍市場消費的舉措。”興安盟江蘇商會會長陳廣聖聆聽了“政策賦能 民企突圍——2025民營經濟新形勢大講堂”講座后深有感觸地說。
這種政策解讀的精准服務源於興安盟統一戰線在政治引領暖企行動中的創新實踐。連日來,興安盟直屬商協會及6個旗縣市委統戰部、工商聯同步開展理論宣講會、報告會、經濟形勢教育等活動。目前已舉辦“興企大講堂”“企業開放日”活動15場次,覆蓋千余人次,幫助民營企業掌握政策導向,明晰發展方向,堅定發展信心。
“今年在包聯領導的指導幫助下,我們公司健全了奶食品加工廠審批手續,延伸了奶制品產業生產鏈條。對於企業的未來發展,我們信心十足。”天泉奶牛養殖公司負責人陳冰說。
興安盟不斷完善調整盟級領導同志聯系走訪民營企業和商協會組織制度,確定34位廳級領導包聯102家民營企業及商會組織,建立重點民營企業“一企一策”服務清單,持續推進盟級領導“當面見企業”,為企業解決用地審批、市場拓展等問題41件次。
與此同時,興安盟組織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圍繞全盟12條產業鏈及“六個行動”編制課題匯編手冊,並針對“推進興安盟鄉村企業物流運輸發展”“拓寬企業農畜產品銷售渠道”等課題展開調研,為優化營商環境積極建言獻策。
在科右前旗草地羊協會的冷鏈車間裡,工人們正將真空包裝后的有機牛羊肉裝車發往北京。科右前旗草地羊協會會長王國祥介紹:“我們與海澱區都市農業協會攜手,在北京開設了4家草原有機牛羊肉專營店,年銷售額達700萬元。”正是企業充分發揮資本優勢、社會組織積極聯動補位,多方力量交匯融合,才讓助企行動更有深度、溫度、精度。
自2024年興安盟與北京東城、海澱、豐台、房山四區京蒙統一戰線協作推進會議召開以來,兩地統戰系統扎實落實雙方簽署的協作機制框架協議,持續開展互訪交流經貿活動,打造“豐賚行動”“山泉組合”“前海會客廳”等協作品牌,促進兩地民企在互訪考察、經貿洽談、產品展銷、消費協作、旅游引流等9個領域實現雙向賦能提質升級。扎賚特旗與北京斯瑪特教育集團共建國際研學營地,科右中旗與北京翠微國旅啟動“百萬游客互送計劃”。此外,兩地還開展了100余場文化交流活動,為兩地文旅發展注入新活力。
“同心助企十項行動”同樣讓人才培育活力迸發。興安盟網聯會依托興安北京科技園開展電商學員培訓1570人次,帶動就業580人,實現農副產品電商銷售額2100萬元﹔舉辦大型現場招聘會,提供崗位6132個,達成就業意向1582人﹔引導新媒體從業人員開展短視頻+電商直播主題培訓,通過直播帶貨、電商促銷等方式推薦“興安好物”,並利用平台開展“每日一企”系列宣傳報道,提升興安企業形象。
興安盟還創新一站式矛盾化解機制,推出“沉浸式法治體檢”“法律進企業”活動,有效防范法律風險。同時,會同8家銀行機構聯合舉辦“聯結銀企,共筑未來”銀企對接合作洽談活動,為14家小微企業協調貸款超4500萬元。
“政府不斷加大對我們的指導和扶持工作力度,將更多符合條件的民貿民品企業納入政策扶持范疇,優化審核工作程序,發放‘一次告知’紙質材料,減少了我們企業‘來回跑’。”內蒙古扎賚特牧原農牧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
興安盟民委聚焦企業急難愁盼問題,積極探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民族貿易和民族特需商品生產工作舉措,不斷改進服務扶持工作,推動民貿民品企業高質量發展。在政策紅利的持續釋放下,興安盟民貿民品企業增至88家,近3年獲得貼息6187萬元,撬動貸款55億元。
“我們凝聚統戰合力,充分發揮統戰系統在助推民營經濟發展中的獨特優勢,將政策紅利精准轉化為企業觸手可及的獲得感。”興安盟委統戰部副部長、工商聯黨組書記張科宇表示,興安盟統一戰線將以“同心助企十項行動”為筆,書寫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新篇章。(記者 高敏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