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額濟納旗便民流動服務供銷社服務牧民10年——
大漠戈壁上的便民“流動窗口”

茫茫大漠戈壁之間,一輛便民服務客車和一輛皮卡車行駛在蜿蜒的道路上,車上滿載著新鮮平價的蔬菜、米面糧油、生活用品以及快遞包裹……
這裡是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西部的阿拉善盟額濟納旗,北與蒙古國接壤。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住著上百戶戍邊牧民。
![]() |
圖①:青格樂(右)代送快遞和物資。 |
為了保障牧民們的生活需要,2015年3月,額濟納旗啟動了便民流動服務供銷社。在10年時間裡,這個大漠戈壁上的便民服務“流動窗口”,往返於上千公裡的邊境線上,為牧民們送去生活的便利,成為他們獨特而暖心的“生活搭子”。
往返近1500公裡,為牧民送去生活所需
75歲的嘎日瑪老人所生活的馬鬃山蘇木自然環境惡劣,上萬平方公裡的區域內,人跡罕至。
“過去我們想採買一些簡單的生活用品,要去30公裡外的蘇木政府所在地。要想買些更好的物資,就得開車好幾個小時去旗裡,來回一趟十分辛苦。”嘎日瑪回憶。
和嘎日瑪一樣生活在邊境線上的戍邊牧民還有141戶,他們分散居住在東風鎮古日乃嘎查、哈日布日格德音烏拉鎮、馬鬃山蘇木、溫圖高勒蘇木等偏遠地區,普遍距離旗府所在地數百公裡,獲取日常生產生活物資很困難。便民流動服務供銷社的出現,如同沙漠中的甘霖,滋潤著牧民的生活。
“便民流動服務供銷社每個月定期給我們送來各種生活用品。如果我們有什麼需要,還能通過微信、衛星電話聯系他們,下次他們就把這些物資送上門。”嘎日瑪告訴記者。
為適應大漠戈壁復雜路況,提高配送效率,額濟納旗供銷合作社聯合社不斷更新完善配送車輛和設備。
“現在我們便民流動服務供銷社有一輛皮卡車和一輛便民服務客車,要是牧民聯系我們帶的東西比較多,就開便民服務車,空間大,可以裝載更多物資。”43歲的便民流動服務供銷社司機扎雅扣邊開車邊告訴記者,“要是沒那麼多物資,就開皮卡車去,動力強,適合在路況較差的地方行駛,這兩輛車在配送工作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2018年10月,扎雅扣開始從事這項工作,由於牧民們的家普遍偏遠,沿途多為砂石路便道,崎嶇不平、路途艱難。“來回一趟,將近1500公裡,要走四五天。每次開車一圈下來身體就像散了架一樣。我們每個月有大半個月時間在外送貨。冬天太冷,晚上必須得住在牧民家裡,夏天有時就睡在車裡或帳篷裡。”扎雅扣說。
43歲的青格樂是今年1月開始做配送工作的,接替之前干了7年的配送員蘇都畢力格。“我們的服務范圍屬全旗偏遠地區,路途遙遠且人煙稀少,一般是兩人一組,攜帶好衛星電話、維修車輛的工具等,以防車輛拋錨被困。”青格樂說。
盡管條件如此艱苦,但扎雅扣和同事們還是不辭辛苦地奔波在路上,為牧民們送去物資。
隻需牧民一個電話,配送員上門收購羊絨等產品,幫牧民賣貨
經過數小時的長途跋涉,扎雅扣和青格樂開著皮卡車來到馬鬃山蘇木戍邊牧民哈拉詹扣老人家中。兩人知道老人需要什麼,便將車廂后的物資一件一件搬下來,直奔老人家的庫房。
“大叔,我看您發信息說家裡的面快沒了,我們給您搬一袋。”
“大叔愛喝啤酒,我們專程給您帶了一件。”
“放駱駝時大叔顧不上吃飯,桶裝方便面也給你們放一箱。”
……
隻見貨物被整齊地碼放在庫房,一同放到庫房的還有一袋蔬菜。
“在這裡吃蔬菜是一件困難事,這些菜是我們的一點兒心意。”扎雅扣笑道。
為了精准把握牧民們的需求,額濟納旗供銷合作社聯合社的工作人員會定期通過衛星電話、微信等方式進行溝通詢問,配送時根據收集到的反饋意見及時調整物資。
“我們還會根據季節變化,調整配送的物資。比如夏季會增加蔬菜、水果等新鮮時蔬供應。冬季會增加煤炭、衣物等保暖物資的配送。”扎雅扣說。
便民流動服務供銷社在日常配送物資的同時,還收購牧民生產的羊絨、酸奶、駝絨等特色產品,幫他們賣貨。
每年4月是羊絨的集中上市期,這段時期羊絨市場價格偏低,商販會壓低收購價格。可若是過了集中上市期再出售,牧民們又不知道商販還會不會再來,最后隻能無奈地把羊絨低價賣給商販。
便民流動服務供銷社則為牧民解決了這個難題。“去年7月,羊絨市場價格不錯,我便把積攢的羊絨統一交給便民流動服務供銷社的配送人員,讓他們幫我帶到旗裡銷售。”戍邊牧民額爾登其木格說。
為提高農牧民對便民流動服務供銷社工作和便民服務內容的知曉度,額濟納旗供銷合作社聯合社還為農牧民們精心制作了蒙漢雙語版的便民服務卡,通過入戶發放、宣傳告知相關聯系方式等方法,方便牧民聯系流動便民服務。
“哪裡的牧民需要賣產品,隻需要打一個電話,我們就會盡快安排車輛,在最短的時間內上門服務。”額濟納旗供銷合作社聯合社黨組書記、主任蘇日塔拉圖說。
為提升配送效能,2022年以來,額濟納旗把便民流動服務供銷社列入“我為群眾辦實事”的重要內容,以黨建引領為農為牧服務,將其升級為“車輪上的黨員服務站”。物資配送人員由原來指定的一名干部職工調整為額濟納旗供銷合作社聯合社全體黨員干部輪流開展配送服務。
物資配送員王長梅是供銷合作社的一名黨員干部,已參與配送工作兩年,他對記者說:“現在我們有3名黨員干部參與到流動配送服務中。大家輪流來,每人每月至少送貨一次,在配送過程中,我們更加了解了牧民的需求,也堅定了為他們服務的決心。”
多部門緊密合作,為牧民提供科技、醫療衛生等多項服務
這次跟隨扎雅扣一同前往的,還有額濟納旗醫療衛生部門和額濟納旗圖書館的工作人員。
在嘎日瑪老人家,因為便民流動服務車的到來,原本冷清的蒙古包裡頓時熱鬧了起來。嘎日瑪和她40多歲的兒子敖其爾熱情地端出牛肉干、糖果、奶酪、熱茶等,把大家迎進蒙古包。
“阿姨,聽說您腿腳不太好,這不,我們把醫生也帶來了,給您看看腿。”
“敖其爾大哥,這是蒙古文的科普圖書,有養殖、醫療、文化等方面,您有空可以多看看。”
……
近年來,額濟納旗供銷合作社聯合社通過與旗衛生健康委員會、旗農牧和科技局、旗圖書館等多部門緊密合作,利用便民流動服務供銷社,為偏遠地區農牧民配送生產生活物資的同時,開展常規體檢、牲畜疾病防治、安裝戶戶通電視接收器、贈送各類書籍等行動,為戍邊牧民提供科技、文化、畜牧和醫療衛生等多項服務,得到農牧民的廣泛好評。
嘎日瑪一家人已在邊境堅守了幾十年。“現在國家政策越來越好,我們這裡有水、有電、有網絡,路也通了,還有便民流動服務供銷社送貨上門,定期有醫生為我們免費體檢診療。”嘎日瑪說。
2022年6月,經過各方協調,額濟納旗供銷合作社聯合社與額濟納旗郵政分公司、內蒙古阿拉善邊境管理支隊算井子邊境派出所聯合簽訂《聯勤共建戰略合作協議書》,合力提升“車輪上的黨員服務站”的服務能力。
聯勤共建后,便民流動服務供銷社在配送物資的同時,可以向戍邊牧民代送快遞包裹﹔旗郵政分公司配送快遞包裹時,也協助供銷社代送農牧民急需貨物﹔而算井子邊境派出所作為物資臨時儲存場所,配備有冷藏櫃等設備,當周邊農牧民急需物資時,可由算井子派出所幫忙按時送貨。聯勤共建提高了便民流動服務供銷社配送物資頻率,也促進了當地農牧產品向外流通。
作為行走在大漠戈壁的“車輪上的黨員服務站”,便民流動服務供銷社不僅是一個服務偏遠農牧民的物資配送平台,更是多部門聯合服務、全方位關懷農牧民生活的橋梁。
10年來,便民流動服務供銷社不斷壯大配送隊伍、優化配送服務品質。截至3月31日,累計開展便民流動服務441次,配送日用消費品814萬余元,幫助牧民銷售農畜產品132萬元,搭載物品3000多件,配送裡程達38萬公裡。
“我們將始終把農牧民的需要當作己任,不斷拓展服務領域,做好做實便民流動服務工作,加快發展成為服務農牧民生產生活的綜合平台。”蘇日塔拉圖表示,“未來,我們將進一步擴大合作范圍,投入更多人力、物力,筑牢流動堡壘,努力提高服務基層能力,為祖國邊疆繁榮穩定貢獻力量。”
(魏 莉參與採寫)
《人民日報海外版》(2025年04月17日 第 10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