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爾多斯:平台融合打造基層數字治理新范式

在數字化時代浪潮下,基層治理正面臨著全新的機遇與挑戰。為提升基層治理效能,實現精准化、精細化管理,暖城鄂爾多斯積極探索數字化轉型之路,將暖城“根數據庫”與“暖城雲遙”平台雙向融合,為基層治理注入強大數字動力,讓基層數字化治理能力發揮出疊加放大效應。
4月10日,走進鄂爾多斯市自然資源局,大屏幕上呈現的衛星遙感影像正通過“暖城雲遙”平台進行智能解析。工作人員點擊屏幕上地圖的某個區域,系統立即顯示該區域位置的經緯度信息,並彈出過去幾個月或幾年的高清影像圖,通過滑動時間軸就能直觀看到圖像上顯示的地表變化。
“這套系統不僅能像電子地圖一樣快速鎖定位置坐標,還能自動調取同一地點不同時期的衛星影像進行對比。比如想看某個礦區的植被恢復情況如何,或是某塊耕地是否被違規佔用,都能一目了然,極大地增強了監管效率。”鄂爾多斯市自然資源局保障中心副主任陳振宇介紹說。
“暖城雲遙”平台是鄂爾多斯市自然資源局為基層提供衛星數據支撐的重要平台,向上承接了國家和自治區的衛星遙感數據,向下覆蓋了全市各旗區、蘇木鄉鎮街道,構建起一個集衛星遙感和航空攝影於一體,涵蓋了數據接收、生產、管理以及共享應用的綜合信息系統。具備了影像多源化、多時相、高分辨率、高時效等全新技術優勢,可面向全市提供集約統籌、快捷高效的影像數據服務,助力鄂爾多斯邁進常態化開展遙感影像多領域應用的“星時代”。
平台於2025年1月正式上線,能夠滿足大數據、農牧、住建等10余個部門70余項核心業務需求,在服務城市建設、礦政監管、衛片執法、水利、林草等領域發揮了重要作用。據悉,該平台還是自治區首個純信創環境下搭建的衛星遙感應用服務系統,鄂爾多斯市也因此成為自治區首個具備衛星遙感數據接收、處理、共享應用能力的地級市。
“暖城雲遙”平台系統如果與暖城“根數據庫”雙向融合使用,會不會使應用效率倍增?雙方進行了探索嘗試。
2024年,鄂爾多斯市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暖城“根數據庫”正式上線並在全域推廣,為打通數據孤島,實現數據共享共用,2025年2月,鄂爾多斯市政數局積極對接市自然資源局,打通“根數據庫”與“暖城雲遙”平台應用接口,基層工作人員可以在“根數據庫”中便捷地訪問和利用各類遙感影像數據,進行地塊調查和歷史溯源等工作。
在地塊調查方面,基層人員可以利用遙感影像提供地塊的實時圖像和空間分布情況,快速了解地塊的現狀和變化趨勢。通過對比不同時期的遙感影像,發現土地利用類型的變化、建筑物的新建或拆除等,為解決有歷史遺留問題的土地糾紛、征地拆遷等工作提供有力的証據支持。在歷史溯源方面,基層人員可以利用基於時間變化的遙感影像數據,追溯地塊的歷史演變過程,了解地塊在過去不同時期的使用和變化情況。這對於研究地塊的歷史背景、文化價值以及制定未來的發展規劃都具有重要意義。
“‘根數據庫’為‘暖城雲遙’平台提供了豐富的數據來源,使其分析結果更加准確可靠﹔‘暖城雲遙’平台的應用成果又反饋到‘根數據庫’中,完善和更新了數據,形成了良性循環。”陳振宇說,暖城“根數據庫”與“暖城雲遙”平台的雙向融合,實現了數據的互聯互通和業務的協同聯動,為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提供了高效便捷服務,為基層數字化治理賦能。(記者 郝雪蓮)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