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魯科爾沁旗:白尾海雕首次現身保護區
2025年04月11日09:54 | 來源:內蒙古日報

4月9日,記者從阿魯科爾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獲悉,該局工作人員日前用全天候鳥類監測攝像頭遠程巡護扎嘎斯台湖時,首次監測到了6隻珍貴野生大鳥的活動跡象,經鳥類專家鑒定正是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白尾海雕。
白尾海雕是隼形目鷹科海雕屬鳥類,屬大型猛禽,因其生性凶猛,被譽為“鳥中老虎”。白尾海雕頭頸部呈淡褐色,身體大多呈暗褐色,因其尾羽呈白色,在飛行中極為明顯,故此得名。作為處於食物鏈頂端的物種,白尾海雕在生態系統的平衡中發揮著關鍵作用,堪稱生態環境的“頂級質檢員”。
白尾海雕數量稀少,野外遇見率相對較小,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出現在阿魯科爾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更為難得。目前,該區域觀測到的白尾海雕數量為6隻,它們的出現為當地生態保護成果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阿魯科爾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東亞鳥類遷徙的重要通道和驛站,遷徙季節有成千上萬的候鳥飛臨保護區停歇覓食。近年來,阿魯科爾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持續加大候鳥及其棲息地保護力度,扎實開展候鳥種群數量、行為習慣監測調查,在候鳥停留地帶加強巡護,取得了顯著成效。2023年11月30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公布《陸生野生動物重要棲息地名錄(第一批)》,阿魯科爾沁濕地候鳥重要棲息地入選。(記者 肖璐)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