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的科爾沁答卷

通遼市科爾沁區:產業融合為百姓增收“加碼”

2025年04月09日17:19 |
小字號

近年來,通遼市科爾沁區積極探索“黨建+產業”發展模式,通過產業融合發展,引領百姓走出一條增收致富路。

走進紅星街道新立屯村連眾加工廠,機器正“轟隆隆”地高速運轉著,自動化生產線有條不紊地將金光飽滿的玉米粒轉化為各類產品。連眾加工廠成立於2023年1月,是以玉米深加工為主導的綜合性加工廠,目前已成功推出七種不同規格的玉米碴子與玉米面粉,讓玉米從田間到餐桌,實現了價值的飛躍。

談及建加工廠的初衷,村書記代海潮說,“通遼地區的玉米非常好,我們就順勢建了一個玉米加工廠,提升玉米單產價值。我們當時把這個想法跟領導說了一下,得到了區裡、街道兩級領導的大力支持。”

連眾加工廠建成后,引進了先進的機器設備,實現了自動化操作,此外,在原料方面,加工廠嚴格把控,都是用村上合作社自己種植適合食用的968品種玉米。新立屯村通過合作社流轉土地種植玉米,借助加工廠延伸產業鏈,實現了一產、二產融合發展,讓村集體和村民收入有了顯著提升。

在加工廠工作的馬福就是其中一員。“從建廠我就在這兒加工玉米,還做一些維修機器的工作。我的土地流轉給了村上合作社,能增加些收入。我的機器給他們干活兒,空閑時來加工廠再加點兒工,也能有點額外收入。”

然而加工廠投產過程並非一帆風順,代海潮回憶,“一開始初建,有些手續也不太懂。街道負責這方面的領導親自領著我們去辦各種手續,為我們能夠按時生產提供了方便。”

加工廠投產后,村裡積極開拓線下銷售渠道,與個體經商戶、糧油店、河西銷售網點合作,產品進入大超市,飯店也直接採購,節假日還推出禮盒促銷。即便如此,代海潮仍敏銳察覺到市場還有很大的潛力可以挖掘,今年新立屯村計劃與直播公司合作開展直播帶貨,延伸玉米產業鏈,實現一產二產與 三產的深度融合,讓新立屯村的玉米產品乘上網絡“東風”,走向更廣闊的市場。

近年來,紅星街道大力支持產業融合,積極探索“黨建+產業”發展模式,先后在黨建引領下建立起新立屯連眾玉米加工廠、大草房村科爾沁蔬菜合作社等產業融合發展項目,科學大膽地嘗試和探索為鄉村振興開拓出一條產業興、村民富的寬闊大道。

“紅星街道將繼續依托‘公司+合作社+農戶+電商帶貨’的融合發展方式,有效整合轄區閑置土地、資金,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在壯大集體經濟的同時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讓村民的腰包越來越鼓、生活越來越美好。”紅星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街道辦事處主任於文舉說。(王穎、魏世軍)

來源:科爾沁區委宣傳部

(責編:張聿修、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