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盟市>>興 安 盟

大棚櫻桃俏枝頭

2025年04月09日09:43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櫻桃熟了,果農笑了。

顆顆飽滿的櫻桃。

沉浸在採摘櫻桃的樂趣中。

矮化密植種植法。

  春光無限好,又見櫻桃紅。走進興安盟突泉縣突泉鎮新生村陽光採摘園的櫻桃大棚,一株株櫻桃樹整齊排列,綠葉掩映間,顆顆飽滿的櫻桃如紅瑪瑙般綴滿枝頭,吸引不少游客前來採摘品嘗。

  “聽說櫻桃大棚可以採摘了,趁著周末帶孩子來嘗鮮,新鮮採摘的就是不一樣!”孫彩鳳和家人提著籃子穿梭在櫻桃樹下,沉浸在採摘櫻桃的樂趣中。

  望著枝頭上的累累果實,採摘園種植戶王軍一邊幫忙採摘櫻桃,一邊熱情地介紹,“我家櫻桃銷路根本不愁,半個月前就有顧客聯系採摘。今年櫻桃提前上市,果子甜度高,顆粒也比較大。”王軍說,採摘園共有3個櫻桃大棚、1200多棵櫻桃樹,眼下棚內櫻桃陸續進入成熟期,鮮果採摘可持續至5月份,一年收入15萬元左右。

  俗話說,櫻桃好吃樹難栽。從開花到結果,再到果實成熟,櫻桃樹的管理每一步都馬虎不得。王軍在設施大棚內加入全自動管控技術,先后解決了棚內溫濕度控制等種植技術難點。打開手機上的農藝小站系統,大棚裡的溫度、濕度、含水量等信息一手掌握,“‘智慧中樞’讓我一個人就能把櫻桃樹管理到位,真正實現了櫻桃全自動化種植。”王軍說。

  與此同時,在農技人員的指導下,王軍還嘗試矮化密植種植法,既解決了傳統櫻桃採摘困難的問題,又解決了櫻桃產量低的問題。在這種模式下,櫻桃樹摒棄了傳統的樹冠概念,僅保留一根“獨條苗”,其短而分明的枝杈設計,不僅保証了良好的採光效果,還極大地適應了高密度栽植需求。

  近年來,突泉縣積極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大力發展特色種植,在推進產業富民、帶動鄉村振興實踐中巧打季節差和時間差,推動設施農業向標准化、規模化發展,同時推進農業和鄉村旅游融合發展,形成了集採摘、休閑、觀光為一體的農旅融合發展新模式。(記者 高敏娜 突泉縣融媒體中心記者 曾令剛)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