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養殖致富路 讓牧場淌出“軟黃金”

“土地是有限的,養殖是無限的。”這是巴彥淖爾市三道橋鎮和平村黨支部書記邊俊峰經常說的一句話。和平村多年來一直從事西甜瓜種植生產,但單純依靠種地,很難讓農民大幅增收,邊俊峰決心探尋養殖致富路。
搞養殖謀發展 先一步致富
1997年,三道橋鎮政府統一購買回30頭荷斯坦奶牛,剛剛30出頭擔任和平村支部副書記的邊俊峰就購買了兩頭奶牛,開始探索養殖模式,同時,在他的帶領下,和平村村民也跟著養起了奶牛,到2005年和平村奶牛養殖戶已發展到20多戶。
“2005年,由於村民每天擠出的牛奶銷售常常在價格、銷售量等方面受制於人,我就自己購買了一台吸奶器和一個冷藏儲奶罐,並用木頭杆做了簡易的奶牛通道,建起了一個簡易的擠奶站。”邊俊峰說,“同時,我還購買了幾套舊房,把臨鎮、鄰村的奶牛集中到我們村,這樣牛奶的銷售問題就得到了解決。”
眾誠奶牛養殖場。人民網記者 張雪冬攝
2009年,邊俊峰加大投資,收購奶牛和倒閉閑置奶站,年底建成標准化的“峻峰奶牛養殖場”。養殖場引入TMR飼料攪拌機、阿菲金管理系統和擠奶設備,給奶牛戴上智能腳環,提升了養殖管理水平,牛奶收購量達兩噸多。
隨著事業的發展,2017年,他和其他兩個養殖大戶達成合作,共同投資建成佔地200畝的2000頭標准化奶牛養殖場——俊峰牧業。養殖場建成以后,邊俊峰的奶牛養殖場發展越來越好,奶牛養殖場日產鮮奶量達到了26噸,給當地的村民帶來了不小的震撼。
用“眾籌”模式 帶村民致富
2019年,隨著邊俊峰奶牛養殖場發展得越來越好,“帶著大伙兒一塊兒富”的念頭讓他決定讓更多的村民參與到奶牛養殖事業上來。2019年4月15日,和平村黨支部召開了全體黨員和村民代表大會,在會上提出了“總支牽頭,村民入股,共建奶牛養殖合作社”的倡議,並決定成立“眾誠奶牛養殖專業合作社”。
眾誠奶牛養殖場。人民網記者 張雪冬攝
邊俊峰說:“在籌劃建立眾誠奶牛養殖專業合作社的過程中,如何發動村民參與進來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有村民擔心入股以后掙不到錢反而賠錢,也有村民擔心入股以后,掙到了錢會不會被踢出合作社。面對這些問題,我帶領全村黨員干部對村民進行宣講,講明我的思路和想法,當然也講明了其中的風險。在第一次宣講后,就有人報了名,當時我們把第一批報了名的人員,領出去參觀了其他地方成功的牧場,讓大家更深入地了解了這個行業。”
最終,239戶村民入股4930萬,2019年6月合作社注冊成立,2020年2300頭奶牛入駐。隨著合作社不斷發展,2021年淨利潤901萬元,股東分紅653.2萬元,紅利率15%。2022年啟動二期工程。2023年元月分紅300萬元。如今,三個牧場運行平穩,奶牛存欄8300頭,日產鮮奶近100噸,累計增收近1000萬元。
做奶產品加工 帶動產業增值
從2022年開始,由於出現產能過剩,而且牛奶價格回落,邊俊峰決定建立自己的乳品加工廠,將牛奶經過加工做成新產品,通過打造自己的品牌,銷售到市場從而提高產品價值。
邊俊峰說:“剛起步的時候,由於沒有技術支撐,使用的還是以前最原始的酸奶制作技術,后來我們與包頭輕工學院合作,引進國內一流生產線及食品安全監測設備,升級了酸奶制作生產技術,現在我們的產品已經在巴彥淖爾市、烏海市等地進行銷售。2024年我們的奶制品銷售已達近500萬元。”
“前一段時間,我接觸了人工智能AI,感覺這裡面的知識內容很強大,通過詢問,對我想了解的內容,它可以給我出一些深度的思考。近期,我想升級自己的產品的品牌和包裝,人工智能AI幫助我出一些方案、文案以作參考,現在的科技真的是很神奇。”邊俊峰說。
下一步,邊俊峰打算繼續鞏固產業發展,穩定牛奶產量。並且,重新打造產品品牌、包裝設計,逐步把自己產品銷售做上去。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