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

林西縣:“暖心驛站”給“奔跑者”一個溫暖的家

2025年04月01日16:07 |
小字號

渴了有熱水、累了能歇腳、熱了能納涼、冷了能取暖……林西縣一個個“暖心驛站”為平日裡忙碌奔波的快遞員、外賣員、代駕員、環衛工人等新業態新就業群體提供暖心服務,打造有溫度、有溫情的“戶外之家”。

“這個驛站對我們環衛工人來說真是太暖心了,夏天熱了能歇蔭涼,冬天冷了能暖身,像我們干活累了就在這裡歇歇腳、喝喝茶、看看報紙,緩解一下疲憊的心情。這裡還有血壓計、針線盒、應急用的醫療包啥的,樣樣齊全,這裡就像我們的第二個家,溫馨又舒適。”清晨掃完大街,在林西縣城北街道鴻泰社區“暖心驛站”裡歇腳的環衛工人李淑會欣喜的心情溢於言表。

林西縣城北街道結合轄區面積大、人流密集、戶外一線工作者及新業態、新就業群體較多的特點,探索推行“黨建引領+服務凝聚”模式,優化整合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居民活動室、樓宇一角等相關資源,依托“一心多點”10分鐘便民服務圈,在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配套建設暖心驛站7處,為環衛工人、快遞員、外賣小哥等新就業群體、新業態以及戶外一線工作者提供暖心服務,切實解決了服務新業態等群眾“最后一公裡”的問題。

“社區暖心驛站設置了休閑閱讀區、休息區、便民服務區、活動室等功能區,配備了飲水機、充電器、雨傘、血壓計、醫藥箱、維修工具等便民服務設施,免費為新就業群體、戶外勞動者和居民提供歇腳、學習、應急等服務。每個站點安排一名工作人員負責管理,確保服務站點干淨整潔舒適,讓戶外勞動者在這裡能感受到家的溫暖。”城北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張華表示。

“我喜歡運動,白天送快遞沒有時間,晚上下了班就來社區的暖心驛站裡鍛煉身體,隻要刷身份証隨時都可以進來,這裡有各種健身器材,還能看書、看電影、打乒乓球、做瑜珈,社區為我們戶外工作人員提供這麼好的空間,太幸福了,以后會努力工作,讓生活越來越美好。”在金海社區24小時共享“暖心驛站”裡體驗著方便舒適的環境,快遞員李文娟樂滋滋地說道。

依托黨群服務中心“24小時同城共享”空間,城北街道打造24小時共享“暖心驛站”,以為民服務、精准服務為出發點和根本歸宿,打破時間壁壘,實現了“一點多用”,有效解決“驛站不關門、服務不打烊”問題。有需求的居民可以24小時內隨時通過刷身份証、刷臉進行驗証,到棋牌室、自習室、讀書室、書畫室、紅色影院、溫馨家園“六享”功能室享受飲水休息、閱讀充電等服務,滿足不同年齡段居民、不同時間段個性化需求,真正實現了“驛站陣地在,暖心服務不打烊”的目標,切實讓戶外一線工作者、新就業群體感受到社區服務細微的暖心之處。

為加強新業態新就業群體互動交流,不斷擴大社交圈、朋友圈,城北街道結合每年的“七夕”等節日,聯合團縣委、婦聯、工會等部門開展“青春有約·緣定鬆漠”“尋跡心動·遇見美好”等聯誼活動,為轄區新業態新青年群體搭建交友平台。

城北街道還積極整合內生資源,聯合黨員、共建單位、居民志願者、戶外一線工作者等資源,以“黨建+志願服務”的模式,依托“暖心驛站”,建立暖心服務小分隊7支,常態化開展“暖心祝壽”“暖心義剪”“暖心環保”等系列暖心服務活動50余次,累計服務環衛工人、外賣小哥、代駕等200余人。

同時,城北街道充分利用戶外一線工作者、新就業群體的廣泛性和走街串巷的探頭作用,對發現安全隱患、矛盾糾紛、居民破壞性行動等信息及時上報,與社區、街道聯動解決。目前,已解決安全隱患類、環境治理類等問題30余件,切實推動新群體成為基層治理的新生力量。

下一步,林西縣將持續優化站點布局、提升服務效能、加大推廣力度,進一步打造更多設施完善、服務優化的“暖心驛站”,不斷增強新就業群體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讓“暖心驛站”架起真情與關愛的橋梁,溫暖新就業群體,傳遞城市文明與溫度,為更多的戶外一線工作者、新就業群體構筑更加溫馨的家園。(何桂茹)

來源:赤峰市林西縣委宣傳部

(責編:齊浩男、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