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

烏蘭察布化德縣日光溫室大棚變身致富“聚寶盆”

2025年03月26日16:26 |
小字號

進入3月下旬,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化德縣依舊寒風瑟瑟,但在該縣朝陽鎮小東灘村的日光溫室大棚中卻“溫暖如春”,在這一排排日光溫室大棚中,適應冬季市場需求的水蘿卜、生菜、黃瓜等蔬菜正破土而出長勢喜人。

“在這裡,每家的日光溫室大棚都是兩茬種植、兩次收入。”當地種植大戶武佔成告訴筆者:“平常農戶隻要經營一個日光溫室大棚,至少能掙3萬元,日子好過得很。”

“日光溫室大棚就是村民致富的‘聚寶盆’。”朝陽鎮小東灘村黨支部書記錢桂珍介紹,該村從2006年開始按照村民自願登記的方式,由政府投資建設日光溫室大棚,每個大棚投資約6萬多元。十多年下來,村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買農用車、小轎車、家用電器都不是什麼新鮮事。

“大多數日光溫室大棚當年就見到收益,這也激發了種植戶的積極性。”錢桂珍告訴筆者,初步估算,種植日光溫室大棚比種植露天冷涼蔬菜年收入多增加4000元。全村96戶村民中,近一半村民都種植了日光溫室大棚,這個數據明春還會有所增加。

“在日光溫室大棚中種植的冬季蔬菜,主要銷售給化德縣各蔬菜批發市場。”武佔成表示,尤其是逢年過節時,這些蔬菜非常搶手。

種植日光溫室大棚已成了當地致富的風向標。不少村民在縣城置業,還盤算著去三亞、廈門等地度假休閑。

靠日光溫室大棚致富后的化德縣政府,還開啟了“富口袋”和“富腦袋”工作一起抓的舉措。

化德縣組織部常務副部長高樹軍表示,近年來,化德縣全縣按照“降年齡、升學歷”的用人路線,對原有村“兩委”班子進行調整充實,換屆后86名村黨支部書記平均年齡降為48.6歲,其中大專及以上學歷62名,“很多人說,現在種地也得講科學,沒文化不成啊。”

“鄉村振興,科學先行。”朝陽鎮小東灘村村民李文奎對筆者表示,種植日光溫室大棚,讓這裡的村民們找到了幸福感和獲得感。(田禮軍)

來源:烏蘭察布市委宣傳部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