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遼市科爾沁區:富民便民雙向發力 繪就民生幸福圖景

近年來,通遼市科爾沁區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路,堅持富民便民雙向發力,持續推動民生事業高質量發展,繪就了一幅幅民生幸福的美麗圖景。
走進紅星街道新立屯村的設施農業大棚內,一排排嫩綠的柿子秧映入眼帘。棚內的村民們正在扶秧、摘花,精心養護著這些生機勃勃的秧苗。
紅星街道新立屯村村民郭春峰是棚內的老員工了,他自從大棚建好就每天來這裡打工,他說,“在這裡打工確實挺好,一年都掙四五萬塊錢。你像我媳婦我們倆都在這裡,一年的收入還挺可觀。”
據了解,紅星街道新立屯村人口少,耕地面積小。紅星街道黨工委因地制宜,選擇在新立屯村建設了設施農業大棚項目,以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為抓手,以壯大村集體經濟為目標,帶領村民們走向了鄉村振興的新道路。
紅星街道新立屯村黨支部書記代海潮介紹:“大棚建完以后,咱們轉租給種植戶,村集體有一部分收入。老百姓把土地拿來建大棚,咱們給老百姓土地租金,這是老百姓增收的一部分。老百姓在閑暇時間,土地租給咱們了,他再上大棚裡打工,這又增收一部分。”
在紅星街道,除了新立屯村的設施農業大棚,還有露地冷涼蔬菜、玉米加工廠等項目。目前已帶動1200余名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人均收入增長3萬余元,村集體收入逐年穩步增加。今年,紅星街道將打造集高效種植、生態養殖、科技示范、農旅觀光於一體的現代化設施農業產業集群,讓村民們的腰包更鼓,生活更好。
紅星街道人大工委主任鄭達說:“2025年紅星街道依托科爾沁區東部萬畝設施農業園區,通過招商引資引進甜瓜、草莓、鮮花等溫室設施農業項目,增加設施農業園區2000余畝,輻射帶動周邊農戶增收致富。”
紅星街道的富民舉措有力有效,他們的便民服務更是創新又貼心。在街道黨群服務中心,一進門就能看見一個擺滿了蔬菜、醬油、牛板筋、玉米面、雪糕等物品的展示區,每個來辦事的居民都會感興趣地駐足圍觀。
紅星街道居民於振歡說:“都是咱們紅星街道的特色產品,而且有訂購方式還有聯系方式,很方便,大家可以直接在手機上下單,這樣還能支持咱們家鄉的特色產業。”
據了解,該農副產品展示區是紅星街道黨群服務中心今年創新進行的服務增項,為居民與企業之間搭建一個新的平台,讓雙方的交易更輕鬆更便捷,也讓更多人了解到街道的特色好物。
紅星街道黨群服務中心副主任肖迪介紹:“我們利用線上線下雙軌並行的模式,線上利用公眾號推介轄區優質產品,線下在大廳設立農副產品展示區,在全方位、多形式地服務群眾的同時助力轄區的經濟發展。”
除了特色展區,為解決轄區行政村房產証辦理問題,紅星街道還在黨群服務中心便民服務窗口定制化開設了房產証辦理專區,每天前來咨詢辦理房產証事宜的居民絡繹不絕。
紅星街道居民陳明賀說:“服務好,態度特別好,而且方便快捷。對於我們老百姓來說,不用說跑多遠,排隊也不用很長時間,挺好的惠民服務。”
今年,紅星街道黨群服務工作將持續整合資源,拓展服務內容,全面提升為民服務質效。“街道將繼續加大黨群服務中心的規范運行,進一步創新機制,提高效率,讓服務不僅有速度更有溫度,讓小窗口真正服務大民生。”肖迪說。
紅星街道的富民便民舉措,使發展更有內核、幸福更有質感、群眾更感幸福,真正實現了經濟與民生的良性互動,一幅幅溫暖幸福的美好圖景正在接續繪就。(張思敏、張立法)
來源:科爾沁區委宣傳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