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盟市>>呼倫貝爾

呼倫貝爾:深化區域合作推動高質量發展

2025年03月23日07:40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呼倫貝爾市在繼續推進“五大任務”、實施“六個工程”的基礎上,組織開展“六個行動”,努力在擴大有效投資、區域合作深化、北疆文化建設提升等方面更上層樓,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春風化雨。在全國兩會精神引領、鼓舞下,正在高質量發展大路上行進的呼倫貝爾再一次奮力奔跑。

  項目建設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硬支撐”。2025年,呼倫貝爾市謀深做實“五大任務”,謀劃實施一批打基礎、利長遠、增后勁的重大項目。全市計劃實施市級重點項目493個,總投資1694.5億元,年內計劃投資614.7億元。

  這些重點項目聚焦生態環保、綠色農畜產品加工、文化旅游和基礎設施等領域,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在扎蘭屯市,一列列貨運列車春日裡從呼倫貝爾東北阜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貨場駛出,將企業生產的澱粉、谷氨酸、谷氨酸鈉、結晶葡萄糖、蘇氨酸等產品輸送到全國各地和130多個國家和地區。今年前兩個月,這家全球最大的谷氨酸生產和研發基地加工玉米50萬噸,同比增長21.9%。

  呼倫貝爾東北阜豐公司2023年起實施的三期項目,總投資95億元,二段工程目前正在緊張建設之中。今年底項目全部建成后,阜豐集團在扎蘭屯市的總投資將達到200億元,企業年玉米加工量超過300萬噸,年工業總產值超過120億元,形成綠色、低碳、循環、可持續發展的玉米全產業鏈。

  呼倫貝爾東北阜豐公司副總經理孫欽波說,企業將認真學習貫徹全國兩會精神,把阜豐三期項目建設好,不斷提升產品附加值和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使企業發展更綠色、更環保,在北疆大地打造世界級玉米精深加工航母。

  開展區域合作深化行動,是融入新發展格局、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

  就區域合作深化行動,今年呼倫貝爾提出,市內重點抓整合縣域資源,口岸與非口岸旗市區互為基地推動邊腹互動﹔區內在東北振興總體布局下重點抓蒙東振興﹔國內重點抓京蒙全方位協作﹔國際重點抓向北開放重要橋頭堡建設。

  開放帶來進步,合作才能共贏。新春伊始,呼倫貝爾主動對接蒙東兄弟盟市,牽手“好伙伴”,壯大“朋友圈”。

  2月21日,呼倫貝爾市、興安盟與內蒙古森工集團召開兩地三方深化區域合作座談會,就特高壓綠電進京外送通道、烏阿海滿低空旅游集聚區建設等重大工程達成合作共識。三方將全力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修復、金江溝旅游度假區開發等七大合作項目,協同打造北疆生態安全屏障立體化防護體系。

  也是在這個春天,呼倫貝爾市、興安盟與華能內蒙古東部能源有限公司三方簽約,共同推動將呼倫貝爾市與興安盟“綠電進京”電力外送通道、新能源大基地、火電及抽水蓄能等項目列入國家“十五五”規劃,為項目啟動實施創造必要條件。通過資源整合和優勢互補,共同推動兩地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也是在這個春天,呼倫貝爾市與阿爾山文旅集團舉辦了一場有50余家文旅企業參加的旅游資源對接座談會。通過座談交流,兩地就推動區域協同發展,拓展廣闊客源市場,促進旅游資源的共享與融合達成共識,以期實現資源的無縫對接、客源的相互輸送。

  呼倫貝爾市作為多民族聚居區,各民族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共同的文化傳統和價值觀念。紅色文化、草原文化、農耕文化、戍邊文化、森林文化在這片土地上多元交融,孕育出呼倫貝爾包容開放、兼容並蓄的獨特文化品質。

  近年來,呼倫貝爾不斷推進北疆文化建設,一批彰顯北疆文化魅力與地域風情的優秀文藝作品和文化體驗產品脫穎而出,豐富了民眾精神文化生活,成為對外展示呼倫貝爾文化的亮麗名片。

  呼倫貝爾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將北疆文化融入旅游發展中,推出“紅色文博”之旅等紅色旅游線路,將紅色旅游景區、展館融入鄉村、文博、研學等線路產品中。

  呼倫貝爾推進公共文化服務共享,打造文化傳播新模式、新場景。歷史博物館、烏蘭牧騎宮等大型公共文化設施拔地而起,城鄉基層公共文化設施網絡不斷完善,讓北疆文化融入百姓生活,成為人們精神生活的重要滋養。

  借助外腦、借力平台,呼倫貝爾通過合作,展示文化之美、自然之美、融合之美。

  2月26日,“這就是呼倫貝爾”大型全媒體傳播活動啟動。依托全媒體矩陣,通過權威平台,合作方內蒙古日報社將打造一批叫得響、傳得開、留得住的文化精品,對內凝聚呼倫貝爾力量,對外展示呼倫貝爾形象,鑄就新時代呼倫貝爾“北疆文化”特色品牌新高地。

  3月11日,呼倫貝爾市委宣傳部牽手實踐雜志社,就推進呼倫貝爾北疆文化研究簽約。雙方將在北疆文化研究闡釋、宣傳推廣、聯合培養新媒體人才等多個領域開展深度合作,進一步提升呼倫貝爾北疆文化影響力。

  春風浩蕩,乘勢而起。依托得天獨厚的自然和人文資源,呼倫貝爾市深入開展北疆文化建設提升行動,精心打造“呼倫貝爾大草原”“融合之路”“守望相助”等特色品牌。同時將農牧戶游、醫療康養、非遺體驗等有機嵌入旅游線路中,滿足游客不同需求,全面激發消費潛力,走出一條生態、生產、生活融合發展的新路徑。(記者 李玉琢)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