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力爭專業與區域產業契合度提升至80%
內蒙古推進產教深度融合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職業教育前途廣闊、大有可為。
近年來,內蒙古加快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致力於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2024年,新增370個專業布點,撤銷316個專業布點,服務自治區重點產業專業佔比77.7%﹔6個市域產教聯合體、11個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與產業園區、行業協會、研究機構、區外院校廣泛合作,職業教育結構和區域布局持續優化,職業教育服務區域發展、支撐產業發展的能力顯著提高。
依托包頭稀土和裝備制造兩個產業園區,包頭市3所高職院校成立包頭市綠色稀土、光伏晶硅材料、現代裝備制造3個市域產教聯合體,在聯合體內強化數據信息整合、構建科技產業研發平台、共建專業和核心課程等。
通遼市圍繞現代農牧業、玉米生物、現代中蒙醫藥等主導產業,重點發展農林牧漁類、醫藥衛生類、裝備制造類專業﹔停招體育類等37個專業,新增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化學工藝等23個專業,專業鏈與產業鏈進一步融合。
烏蘭察布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率先探索產教融合路徑,創立烏蘭美健康品牌,打造職業教育、家政服務、母嬰服務、社區服務、康復護理等為多極支撐的產教融合體,孵化了一家市屬國有企業——烏蘭美文旅集團,2024年,該集團獲評“中國康養品牌10強”。
一個個鮮活的例子,見証著內蒙古持續深化職教改革道路上邁出的堅實步伐。
職業教育要同區域發展相協調、產業布局相銜接,建好建強市域產教聯合體、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2025年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工作報告為職業教育“劃重點”。
3月18日至19日,2025年內蒙古職業教育工作會召開,再次發出“動員令”,擘畫新藍圖:
推動職業教育功能再獲新定位,強化部門協同推進,提升行業參與職業教育發展的積極性,保障企業深度參與學校人才培養全過程,建立健全分類考試招生制度﹔強化專業產業精准匹配,建立職業院校重點對接服務10大產業集群目錄,持續優化專業布局,力爭高職(專科)專業與區域產業契合度提升至80%﹔強化產教深度融合,推動市域產教聯合體、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實體運行。
推動技能人才培養再上新台階,推進職業本科建設“零”突破,推進人才培養“全”貫通,支持有條件的盟市和學校探索中高企協同育人“2+2+2”新模式,加強中高職銜接,探索實施高職本科3+2貫通培養試點。
推動“兩雙”計劃再添新業績,啟動第二期自治區“雙高雙優”計劃建設,謀劃建設20所左右高水平高職學校、70所左右優質中職學校﹔推進京蒙、陝蒙、滬蒙、東北三省一區職業教育合作交流,推動“職教出海”。
藍圖已繪就,號角已吹響,奮進正當時!
呼和浩特市教育局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科科長白鶴說:“我們將立足首府產業集群發展需求,持續優化整合中等職業教育資源,籌設呼和浩特現代服務職業學院,全力支持呼和浩特職業學院職業本科建設,探索構建中高本一體貫通人才培養體系。”
鄂爾多斯市教育體育局職業教育與高等教育管理科科長劉鵬說:“我們將以開展職普融通試點為抓手積極推進綜合高中建設,同時,逐步擴大中高職‘3+2’、中高企‘2+2+2’貫通培養規模等,推動服務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區域聯盟內職業教育與高等教育聯動發展。”
赤峰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曹靖宇說:“深化產教融合的關鍵是校企合作,我們將繼續與企業開展長期深入的合作,精准掌握企業人才需求,在人才培養上真心為企業負責,實現校企雙向奔赴,協同育人。”
內蒙古農業大學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胡敏說:“開展職業本科教育,我們有基礎。今后學院將繼續完善職業本科人才培養方案,為自治區職業本科教育貢獻力量。”
大力推進職普融通、產教融合,內蒙古職業教育闊步向前,“大有可為”的殷切期盼正在轉化為“大有作為”的生動實踐!(記者 劉志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