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本網專稿

內蒙古自治區司法廳:2024年行政復議工作成效顯著

2025年03月21日14:47 | 來源:人民網-內蒙古頻道
小字號

新聞發布會現場。人民網記者 張雪冬攝

新聞發布會現場。人民網記者 張雪冬攝

人民網呼和浩特3月21日電 (記者 張雪冬)3月21日上午,內蒙古自治區司法廳組織召開自治區實施新修訂的行政復議法一周年新聞發布會。據內蒙古自治區司法廳黨委委員、副廳長戴燕介紹,2024年全區各級行政復議機關新收行政復議案件1.1萬件,同比增長164%﹔以調解和解方式化解行政爭議佔比23.19%﹔撤銷、變更、確認違法、責令履行等直接糾錯案件佔比20.45%。

在發布會上,內蒙古自治區司法廳黨委委員、副廳長戴燕從六個方面通報了2024年行政復議工作特點及成效。

一是行政復議工作堅持黨的絕對領導。新修訂的行政復議法在總則中明確規定“行政復議工作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全區三級行政復議機關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行政復議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關於健全行政復議體制機制的要求。通過加強制度建設、規范辦案流程、強化人員培訓等措施,不斷提升行政復議工作的政治站位和業務能力,穩妥辦理行政復議案件,確保行政復議工作的正確方向。

二是行政復議主渠道作用初步顯現。各級行政復議機關在辦案過程中,組織召開線上線下聽証會、專家論証會,聽取各方意見,不斷提升行政復議的專業性和權威性。同時,通過制作行政復議微視頻、開展集中宣講、以案釋法等多種形式的宣傳活動,提高了人民群眾和行政執法人員對新修訂的行政復議法的認識和了解。2024年行政復議案件數量激增,行政復議被更多人民群眾和企業信賴並主動選擇,全區新收行政復議申請1.1萬件,新收案件首次超過萬件,是2023年全區新收行政復議申請數量的2.6倍,已超過全區行政訴訟同期新發生一審案件數量。

三是行政復議服務高質量發展成效更加突出。行政復議機關以服務大局為切入點和著力點,主動作為,積極開展了行政復議護航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專項行動。各地普遍建立了行政復議涉企案件“綠色通道”,實行“家門口”服務等工作機制,為企業提供了便捷、高效的行政復議服務。2024年,全區涉企行政復議案件糾錯169件。同時,在辦理土地類行政復議案件中,堅持應收盡收、應調盡調、能調盡調的原則,糾錯土地類行政復議案件203件,有效維護了農牧民的合法權益,促進了土地資源的合理利用和保護。

四是行政復議實質化解行政爭議效能明顯提升。各級行政復議機關把調解和解工作作為化解行政爭議的重要手段,貫穿於行政復議的全過程。通過案前引導、案中釋法、案后跟進等措施,為申請人與被申請人搭建有效溝通平台,推動實質化解行政爭議。2024年,全區行政復議調解和解率達到23.19%,另外,近九成的行政爭議在行政復議渠道內得到解決,未再向法院提起訴訟。

五是行政復議監督依法行政力度不斷增強。為充分發揮行政復議監督職能,全區三級行政復議機關堅持問題導向,嚴格依法糾錯,抓好行政復議監督與行業監管、與執法監督、與紀委監察的“三結合”,對糾錯數量較多的領域及地區,點對點制發通報函,進行“點”上的指導監督,綜合運用考核、督查督辦、移送線索等手段,強化監督結果運用,對執法共性問題的源頭治理和預防進行“面”上的整體推動,通過“點面結合”促進各級行政機關依法履職,有效發揮了行政復議推動法治政府建設的助推器作用。

六是行政復議配套制度日趨完善。新修訂的行政復議法頒布后,2024年,自治區率先修訂完成了全國第一部行政復議地方性法規,修訂的《內蒙古自治區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辦法》已施行,該辦法將地方實踐上升為地方性法規,補充完善了相關辦案程序規定,進一步亮出了行政復議公正高效、便民為民的制度優勢。同時,自治區司法廳還印發了關於行政復議案件辦理和管轄、復議監督等內部規范性文件,與人民法院聯合印發了加強工作銜接促進實質性化解行政爭議等外部工作機制,構建了上下貫通、內外協作的制度體系,為全區行政復議工作高質高效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制度保障。

戴燕表示,2025年全區各級行政復議機關將以深入貫徹新修訂的行政復議法為契機,凝心聚力、真抓實干,上下貫通、層層帶動:一是要強化依法履職,有效服務發展大局﹔二是要強化監督職能,提高行政復議公信力﹔三是要堅持能動復議,推動實質性化解行政爭議﹔四是要加強部門聯動,形成合力提升工作質效,努力開創行政復議工作新局面,為奮力書寫中國式現代化內蒙古新篇章貢獻行政復議力量。

(責編:趙夢月、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