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扎賚特旗:奏響高質量發展“草原牧歌”

經歷了寒冬的醞釀,早春的內蒙古扎賚特旗如同開啟了一壇陳年美酒,散發著泥土的芬芳和生命的活力,在這片充滿生機的草原上,農牧業高質量發展的壯美畫卷正徐徐展開。
政策扶持 激活產業發展“動力源”
近日,位於扎賚特旗巴彥高勒鎮永合村的年出欄20萬隻肉羊育肥場改擴建項目正式復工。施工現場,工程車輛來回穿梭,施工人員忙碌作業,呈現出熱火朝天的建設景象。項目根據竣工節點計劃提前優化資源配置,為完成建設任務提供有力保障。管理人員深入開展安全隱患排查工作,為項目保駕護航。
項目總建筑面積6.66萬平方米,建設羊舍40棟、羊隻分群棚2棟,配備機械庫、飼料加工廠、人員消毒通道以及其他附屬設施。項目運營后,計劃年育肥羔羊四批次,每批次5萬隻,實現年均出欄肉羊20萬隻目標。
“扎賚特旗年出欄20萬隻肉羊育肥場建設項目今年6月份辦公附屬用房、11棟羊舍、飼料加工車間等附屬設施完成建設並投入運營,8月末全部竣工。該項目補齊扎賚特旗肉羊四季出欄短板,引進育肥多元化參與主體,採取‘育種、擴繁、育肥、屠宰、銷售’全產業鏈發展模式,穩步推進肉羊產業發展。最終實現肉羊產業的標准化、規模化、品牌化和高效化。”扎賚特旗農牧和科技局畜牧和飼料技術股股長吳立坤說。
現代農牧業提質增效
在內蒙古天牧臻肉業有限公司銷售展廳,40余種牛肉精分割及深加工產品擺放在貨架上,牛肉丸、牛肉腸、牛肉漢堡餅等產品琳琅滿目。生產車間裡,工人們熟練地對牛肉進行分割、切條……在這裡生產的每一份牛肉產品,都承載著企業對品質的執著追求。產品暢銷華中、華東、西南等地,贏得了市場的廣泛認可。作為當地肉牛產業的龍頭企業,內蒙古天牧臻肉業有限公司憑借優質的產品和穩定的供應,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車間現在可日屠宰量最高50頭。除了本地銷售外,主要銷往杭州、上海、成都等地區,產品涵蓋於冰鮮產品、冷凍產品及小包裝產品。產量產值正在逐年遞增,2024年達2400萬。”內蒙古天牧臻肉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建軍說。
扎賚特旗堅持推廣“龍頭企業+農牧戶”模式,發展肉牛、肉羊、奶制品等特色產業,打造綠色有機農畜產品品牌。
科技支撐 注入產業發展“強心劑”
扎賚特旗堅持科技興牧,積極推廣應用先進適用技術,提高肉牛肉羊產業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在蒙特牛種畜繁育中心基地實驗室內,技術人員正在對西門塔爾牛胚胎進行解凍,准備胚胎移植事宜。經過消毒、注射、沖胚等操作,技術人員順利將胚胎移植到受體牛體內。移植10個月以后,就可以產犢。胚胎移植后所產的牛犢在體型外貌、生長速度、市場價格方面明顯優於本地牛。得益於中國農業大學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的技術指導,蒙特牛種畜繁育中心肉牛胚胎移植工作穩步推進。
“胚胎移植的最大的優點是能夠縮短世代的間隔,能夠加快肉牛育種的進程,得到我們想要得到的生產性能測定的牛的品種。”蒙特牛種畜繁育中心負責人王剛說。
近年來,扎賚特旗依托豐富的農牧業資源和優越的區位優勢,將肉牛肉羊產業作為富民強旗的主導產業,通過政策扶持、龍頭帶動、科技支撐等多項舉措,推動肉牛肉羊產業鏈快速發展,奏響了鄉村振興的“富民曲”。(王蘇日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一站式”選購內蒙古優質農畜產品
- 3月18日,呼和浩特市民在內蒙古優質農畜產品展銷中心選購各盟市特產。當日,該中心重新裝修開業,在全區甄選了3000多種“蒙”字標優品對外銷售,呼和浩特市民和游客在這裡可以“一站式”購齊內蒙古的優質農畜產品。…
- 內蒙古出台公益林質押貸款政策
- 近日,自治區林草局聯合財政廳、地方金融管理局、中國人民銀行內蒙古分行、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內蒙古監管局印發《關於做好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通過建立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証明和質押登記制度,健全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處置機制,全面推進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政策落地落實,拓寬公益林經營保護主體融資渠道。 按照《通知》要求,林草部門將建立集體權屬面積1000畝以上、個人權屬面積200畝以上的公益林補償數據台賬,提供公益林補償收益權核查信息服務﹔金融機構將結合實際,開展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貸款額度原則上不超過上年度公益林補償金收入的15倍﹔各相關部門將積極與財政、金融機構建立溝通協調機制,全面推進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工作。…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