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海:雷鋒精神映人心 全城涌動“志願紅”

三月的春風吹來向善的力量,烏海大地暖意融融。循著雷鋒的足跡,烏海市大力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精神,通過一個個志願服務活動、一場場先進典型表彰,進一步弘揚雷鋒精神,推動全民文明實踐,培育文明新風,用一抹抹“志願紅”繪就了城市文明底色,不斷賦予雷鋒精神新的時代內涵。
海南區拉僧仲街道平安社區網格員在走訪入戶時了解到,獨居老人咸秀針家裡的電燈壞了,網格員打開手機裡“北方海南·志願同行”微信小程序,填寫服務內容后隨即發布,平台迅速派單,轄區志願者成功接單。僅一小時后,志願者便帶著工具上門服務,對損壞的燈泡進行檢查維修。同時,志願者們還帶來慰問品來到老人家裡噓寒問暖,大家圍坐在一起,其樂融融。
2024年12月,海南區委社會工作部推出的志願者聯合激勵系統“北方海南·志願同行”微信小程序正式上線。該平台將志願服務碎片化、部分化內容進行系統集成,採取群眾點單、集中派單、多源接單的“三單”模式,常態化動員鼓勵群眾就近就便參與城鄉社區志願服務,促進志願服務融入基層社會治理。
“在服務需求清單頁面,志願者可根據活動地區、服務類型選擇適合自己的活動參與﹔接單並完成服務后,系統自動記錄志願服務時長,這些時長可產生相應積分,后期可用於兌換所需物資和服務。”海南區社會工作服務中心主任王曉冬告訴記者,截至目前,共收集微心願類146條、協商類41條、共建類10條、資助類31條。
群眾“點菜”,志願服務隊精心“配餐”。“北方海南·志願同行”微信小程序的推出,只是烏海市大力弘揚“雷鋒精神”,用志願服務為群眾排憂解難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烏海市依托已建成的3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20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83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構建了區、鎮(街道)、村(社區)三級供需對接的文明實踐隊伍體系。平日裡,廣大志願者針對群眾實際需要,有計劃地開展志願服務,做到每季有主題、每月有重點、每周有活動。
同時,烏海市十分注重志願服務品牌創建,結合群眾需求,孵化培育“我幫你·喚醒沉睡的‘心’”——全民公益急救普及培訓、“榜樣在身邊”道德模范身邊好人宣講團等志願服務項目40余個,全面打響“我是共產黨員·我幫你”“我是醫務工作者·我幫你”等35個特色志願服務品牌。
在海勃灣區鳳凰嶺街道墨香梨園社區,社區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組建“紅騎兵”宣講隊,開設網格流動課堂、樓棟微課堂。通過講座、懇談、交心、拉家常等形式,把黨的創新理論轉化為“貼心話”,讓黨的好政策深入人心﹔在海勃灣區海北街道黃河社區,社區聚焦解決假期孩子無人看管難題,推出“青苗學社”公益課堂服務,為孩子們開展課業輔導、傳統文化教育等活動,豐富孩子們的假期生活,解決家長的后顧之憂﹔聚焦農區春耕備耕需求,海勃灣區農科站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隊積極開展“點單式”科技助農文明實踐活動,你點我有、你需我供,滿足農戶生產需求……
自2022年以來,烏海市還以培育“雷鋒學校”為重點,不斷向各領域拓展,創建了“雷鋒醫院”“雷鋒社區”“雷鋒村鎮”“雷鋒企業”“雷鋒小區”等新時代文明實踐學雷鋒實踐基地,全民主動參與志願服務氛圍愈加濃厚,學習雷鋒爭做榜樣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截至目前,烏海市志願服務隊已達768支,志願者人數達11.47萬人,佔全市總人口的20.63%,其中在職黨員佔比22%,志願服務總時長累計超過700萬小時。(記者 郝飚 通訊員 段維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