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盟市>>呼和浩特

呼和浩特:打造“近悅遠來”營商環境 扶助企業發展壯大

2025年03月17日09:29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近兩年,呼和浩特通過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營商環境升級版,釋放出強大的發展動力。

  這座草原都市正以全要素保障、全周期服務的創新實踐,為市場主體培植發展沃土,書寫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嶄新篇章。

  “原來辦理業務得去土左旗那邊,開車需要40多分鐘,自從政務服務大廳搬進園區后,我們辦事的確方便多了。”3月14日,呼和浩特天皓水泥有限公司綜合部負責人范美林在呼和浩特經濟技術開發區如意政務服務大廳辦理公司業務時告訴記者,園區事園區辦,園區辦事不出園的“一站式”服務,讓公司辦理業務更加方便,再也不用來回跑了。

  不用東奔西跑就可以辦理相關審批業務的企業,得益於園區政務服務大廳開啟的“定制”服務。目前,經開區如意政務服務大廳可以為企業辦理116項政務服務業務。

  2024年是呼和浩特營商環境迭代升級的關鍵節點。通過實施優化營商環境“4.0”行動,企業開辦實現了全流程網辦,市本級政務審批服務事項大幅精簡,從1296項銳減至405項,成功躋身全國行政審批事項最少城市行列。新登記經營主體數量達7.8萬戶,增長8.9%,市場主體活躍度躍居全國省會城市前列。這一蓬勃發展的態勢,彰顯了市場的活力與潛力。呼和浩特榮膺2024年中國十大最具投資價值城市、2024高質量發展營商環境最佳城市,也印証了改革創新取得的顯著成效。

  跨入2025年,呼和浩特明確目標,將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提高企業發展質量作為重要任務。

  以企業需求為導向,從優化營商環境、提升金融服務質效、激發創新活力等多個方面精准發力,為企業發展注入了強大信心。在這一年,呼和浩特的目標是: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服務業企業分別達到420家、680家以上,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住宿餐飲企業、有資質的建筑業企業分別達到1550家、1970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分別達到95家、750家以上,為經濟發展增添新的動力。

  為了更好地了解企業發展情況,解決企業面臨的問題,呼和浩特主要領導春節過后便紛紛深入中部產業帶、南部產業帶、北部產業帶、沿黃產業帶,詳細了解各企業工作開展情況。企業代表們坦誠地介紹了過去一年的經營狀況、發展成果以及面臨的困難和問題,有關地區部門負責同志當場答疑解惑,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展現出高效務實的工作作風,助力企業在產業強鏈補鏈延鏈的道路上穩步前行。

  今年,呼和浩特在優化營商環境、助力企業發展方面將持續發力。

  政務服務“加速度”。全面深化改革,精簡行政審批事項,持續推行“施工許可分階段”辦理、“承諾制審批”等改革措施。統籌推出5個“高效辦成一件事”重點事項,強化“保姆”意識,對“婆婆多”“門難找”的審批事項,實行幫辦代辦制。構建“一對一”服務,推進12345熱線與行政審批政務服務融合,為企業提供全方位、多層次的服務。

  要素保障“組合拳”。強化財政導向作用,用好獎補資金,擴大風險補償資金池規模,與投資機構合作,引導金融資源流向企業,為企業發展提供資金支持。激發企業創新活力,提升企業創新主體地位,落實各級財政科技投入剛性增長機制,確保年度增長20%以上。加快推進規上工業企業“三清零全覆蓋”行動,加快國家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建設,加力支持工業領域技術改造和大規模設備更新。強化企業用工服務,深入落實“呼和浩特人才強市25條”,解決企業用工需求。助力企業開拓市場,優化物流體系,開展產業鏈上下游對接。聚力企業紓困解難,健全重點項目提前介入和跟蹤指導機制,強化環評、能評等點對點精准服務。實施產業“要素保障提質工程”,切實解決電力、熱力、燃氣、用水等傳統要素成本過高、供應不暢以及環境容量、能耗指標等新興生產要素稀缺短缺、供給不足等問題。

  今天的呼和浩特,正以“店小二”的服務精神、“急郎中”的解題智慧、“合伙人”的發展理念,構建“近悅遠來”的營商環境﹔正以堅定的決心和有力的舉措,助力企業發展壯大。(記者 鄭學良 實習生 馮燕平 李海珍)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