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彥淖爾優質農畜產品暢銷海內外

3月6日,在五原縣煜冠食品加工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兩條生產線正滿負荷運轉,工作人員在加工一批出口至美國的有機光板南瓜籽。據介紹,該公司的產品不僅暢銷中東和東南亞市場,還遠銷歐美、大洋洲等地。
“建廠3年來,我們的出口量逐年增長,去年出口1.6萬噸,今年預計達到1.8萬噸。”該公司總經理李斌高興地說,“目前正值籽仁類農產品的出口旺季,海外訂單絡繹不絕。”
在巴彥淖爾這片肥沃的土地上,品牌戰略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引領農牧業產業體系轉型升級。2023年,圍繞農畜產品綠色有機品牌打造和農畜產品銷售,巴彥淖爾實現了從“吃飯農牧業”向“品牌農牧業”的華麗轉身。
提及農畜產品品牌,“天賦河套”無疑是最亮眼的。該品牌不僅承載了河套地區優質的農畜產品,更彰顯了巴彥淖爾市在品牌建設上的堅定決心和非凡力度。
“‘天賦河套’已經連續5年穩居中國區域農業形象品牌影響力前3位,獲得9個國家和地區的商標証書,品牌價值突破309.67億元,授權產品銷售額突破10億元,授權產品實現溢價30%以上,帶動全市優質農畜產品整體溢價15%以上。”巴彥淖爾市農牧局市場與對外合作科科長賈喆介紹。
在品牌建設過程中,該市通過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推廣綠色有機種植技術,確保農畜產品的卓越品質和安全性﹔建立“申請、監督、管理、退出、獎勵”長效機制,保護商標品牌﹔積極推動與“蒙”字標合作,加大品牌宣傳力度,讓當地優質農畜產品名揚四海。
今年初,內蒙古優質綠色農畜產品進京年貨節暨2025年訂貨會在全國農業展覽館舉行,巴彥淖爾市76種優質綠色農畜產品驚艷亮相。開幕式上,北京企業與巴彥淖爾市現場簽訂億元採購協議。
“巴彥淖爾的葵花籽、駝奶粉、糯玉米和面粉十分地道。尤其是黃柿子火鍋底料,味道特別好。我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這些美味,真是太好了!”在品鑒環節上,北京市民王鵬贊不絕口。
除了“天賦河套”,巴彥淖爾市還成功培育了河套向日葵、巴彥淖爾小麥、磴口華萊士、華蒙肉羊等大批優質農畜產品。河套、恆豐、澳菲利、草原鑫河、三胖蛋等多家企業品牌榮登內蒙古知名(百強)品牌榜單。
為拓展農畜產品銷售渠道,巴彥淖爾市充分發揮京蒙協作機制,實施“六個倍增計劃”,圍繞“四進”(進部委、進社區、進餐飲、進商超)全面進駐北京市場﹔受邀參加2024年第三屆京蒙產業對接大會,並獲得“內蒙古優質綠色農畜產品營銷店”授牌﹔與中國郵政簽訂合作協議,精選優質農畜產品在全國范圍內通過郵樂網和郵政幫扶產品進行銷售﹔通過北京流通企業,600余款優質農畜產品進入首都各大商超。截至目前,“天賦河套”在全國布局41家店鋪,在7個重點市場建設6個前置倉,確保產品配送和運營效率。
“我們的農畜產品,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的超市裡都能買到,備受消費者青睞。”農畜產品銷售商韓梅梅自豪地說,“品牌戰略的實施,為家鄉好物拓寬了銷售渠道,贏得了市場的廣泛認可。”
在品牌戰略和銷售升級的雙重推動下,巴彥淖爾市從土地、科技、種源、水、草等全方位入手,穩步優化農牧業區域布局和生產結構,並通過一二三產業的深度融合,實現了農牧民增收和農牧業全產業鏈升級。
巴彥淖爾市圍繞小麥、肉羊兩大主導產業,打造國家一流農高區﹔依托“穩政策、穩面積、穩產量、提單產”思路,全市玉米、小麥、向日葵、馬鈴薯最高單產均創全區紀錄﹔自主培育“華蒙肉羊”新品種入選“2024年中國農業農村重大科技創新成果”﹔針對肉羊、向日葵、玉米、小麥等11條農牧業重點產業鏈,提升農畜產品深加工能力﹔培育壯大龍頭企業,推進產業集群建設﹔推進農文旅融合發展,共同講好巴彥淖爾品牌故事。
“我們將繼續堅定不移走品牌戰略引領農牧業產業體系轉型升級之路,加大品牌建設力度,打造多元化的高端農畜產品品牌矩陣,實現河套地區生態精品農牧業的全產業鏈發展,為內蒙古農牧事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巴彥淖爾市農牧局局長孫立新說。(記者 薛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內蒙古醫保支付管理實行“駕照式記分”
- 記者從自治區醫療保障局獲悉,為維護醫療保障基金安全,保護參保人合法權益,自治區醫療保障局、自治區衛生健康委員會、自治區藥品監督管理局印發《內蒙古自治區醫療保障定點醫藥機構相關人員醫保支付資格管理實施細則(試行)》,從3月1日起對定點醫藥機構相關人員實行“駕照式記分”,實現動態精細化管理,有效遏制醫保基金濫用現象。 《細則》明確,相關人員主要包括兩類:一是定點醫療機構為參保人提供使用基金結算的醫療類、藥學類、護理類、技術類等衛生專業技術人員,以及定點醫療機構負責醫療費用和醫保結算審核的相關工作人員﹔二是定點零售藥店為參保人提供使用基金結算的醫藥服務的主要負責人(即藥品經營許可証上的主要負責人)和相關人員。…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