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杜匯良:加大對中西部地區高等教育支持力度

人民網北京3月9日電(記者 劉藝琳)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分類推進高校改革,扎實推進優質本科擴容,加快“雙一流”建設,完善學科設置調整機制和人才培養模式。在“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任務中明確,優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布局,推進科研院所改革,探索國家實驗室新型科研組織模式,增強國際和區域科技創新中心輻射帶動能力。這也是全國人大代表,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教育工委書記、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杜匯良密切關注的問題。
全國人大代表,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教育工委書記、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杜匯良。受訪者供圖
杜匯良表示,“優質本科擴容”是緊緊圍繞國家需求和群眾關切推進教育改革發展的有力舉措,這既是提升人才自主培養質量的有效途徑,更是積極回應群眾對優質教育的需求。自2011年教育部啟動“中西部高等教育振興計劃”以來,先后實施了“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中西部高校綜合能力提升工程”“千名中西部大學校長海外研修計劃”,中西部地區高等教育結構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鮮明、辦學質量顯著提升。但受地域位置、經濟發展、經費投入、人才和科技創新資源等條件制約,中西部地區高等教育發展仍不平衡不充分,中西部地區高等教育在助力教育強國建設、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方面的巨大潛力亟待發掘、重要作用有待發揮。
杜匯良建議,加大對中西部地區高等教育支持力度,一是在中西部地區布局優質高等教育資源。建設教育部部屬高校分校區,穩妥扎實推進優質本科和研究生擴容,加快“雙一流”建設,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提升高水平研究型大學服務國家戰略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適配度和貢獻度,助力發展新質生產力,完成好中西部地區高等教育的使命任務。
二是支持在內蒙古布局建設全國重點實驗室,特別是由高校牽頭的全國重點實驗室,在優化重組過程中充分考慮中西部地區承擔的國家戰略任務,給予適當傾斜支持,通過重塑現有平台、打造全新平台,集中攻克一系列“卡脖子”難題,逐步提升中西部地區科技創新輻射帶動能力,進一步優化國家戰略科技布局,增強整體科技競爭力。
三是擴大“兩重”項目支持中西部地方高校范圍,在重點支持“雙一流”高校的同時,將地方普通高校納入支持范圍,幫助地方普通高校改善辦學條件,特別是加大對中西部地區、民族地區普通高校的支持力度,讓更多的高校能夠享受國家政策紅利,更好發揮高等教育的龍頭作用。
四是提高“兩重”項目支持中西部地區高等教育力度,充分考慮高校資金來源相對有限、地方配套有難度的實際,適當突破項目固定資產投資限定額度,加強中央資金支持力度,促進中西部地區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