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智”賦能設施農業生產 鄉村產業有“智”更有“質”

雨水節氣過后,北方的天氣乍暖還寒,隨時出現的“倒春寒”天氣對設施農業生產也會造成不利影響。然而,呼和浩特市回民區宇生樂谷豐現代農業產業園的四維生態數智植物工廠內,卻呈現出一片盎然春意。裡面的“H”形栽培架整齊排列,濕潤的空氣中彌漫著草莓的香甜,一顆顆草莓懸挂在空中,大小均勻、色澤鮮亮,十分惹人喜愛。
這裡的每一株草莓都享受著“VIP待遇”,溫濕度傳感器24小時監測環境波動,光照強度隨日出日落自動調節,二氧化碳濃度根據植株呼吸節奏精准匹配。在這樣的“數字搖籃”中,草莓苗吃上了“精細糧”,水和營養液則通過管道直接滴灌到作物根系。當檢測到草莓苗缺乏鈣磷鉀等微量元素時,循環灌溉系統還能“對症下藥”。宇生樂谷豐現代農業產業園四維生態數智植物工廠段俊凱表示,“傳統草莓採摘期是12月到來年4月,隻能滿足半年之需。數智草莓工廠可以實現草莓採收全年‘不斷檔’,現在大家來宇生樂谷豐一年四季都能嘗到高品質草莓。”
近年來,回民區借助新質生產力的賦能,用“互聯網+”為農業注入“數字基因”,遠程澆水、精准育苗、大數據調控溫度......傳統的日光溫室、塑料大棚等形態升級換代,持續推動設施農業發展水平邁向新高度。
宇生樂谷豐現代農業產業園還注重產業融合發展,以農業種植為基礎,從單一的生產性園區升級到三產融合性發展,將有機種植、農業科普、親子娛樂等元素融合在一起,迎合了消費迭代升級背景下人們對於自然教育和健康生活的追求,通過多業態融合,讓鄉村的趣味更濃、農味更特。
研學基地的大棚內,種植戶正向參與活動的親子家庭傳授採摘西紅柿、黃瓜、土豆等農作物的技術要領。放眼望去,鱗次櫛比的大棚之間滿目豐收的景象,孩子們在志願者的帶領下有序進入種植區,新奇又刺激的採摘體驗,讓孩子們收獲匪淺,一邊採摘、一邊互相協助,分享果實,現場一片歡聲笑語,熱鬧非凡。
宇生樂谷豐現代農業產業園鏈接研學群體及親子客群,根據季節開展農耕體驗及農業研學活動,並設置精品化課程體系,如探索數智工廠、自然游記、農耕體驗等,讓孩子們帶著好奇心在自然的大課堂裡春耕秋收,暫離都市的喧囂,在泥土、作物和風的陪伴中做一日快樂農夫。
在打造品牌的過程中,企業還注重產業融合發展,以農業種植為基礎,大力發展採摘旅游,市民在大棚中享受“現摘現吃”的樂趣,並且建立會員制銷售模式,為會員提供高品質的有機食材配送服務。通過“農旅融合+田園牧歌”模式,將採摘與鄉村風光結合,年吸引游客超萬人次。
從草莓的“智能光照”到藍莓的“數字大腦”,從西紅柿的“無人溫室”到產業鏈的多元延伸,數智化正為鄉村產業注入強勁動能,農業“智”與“質”的融合將更加緊密,為回民區探索和培育打造現代鄉村產業新業態、新體系。(費娟)
來源:呼和浩特市回民區委宣傳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