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法治

內蒙古普法工作實效明顯

讓法治舉目可見觸手可及

2025年03月04日10:06 | 來源:法治日報
小字號

  12個盟市、25個旗縣區、12所高校、24家企業分管領導走進直播間講法述法﹔7個邊境盟市、20個邊境旗市地區開展“北疆普法萬裡行”集中宣傳﹔在全國率先創新培育“網絡法律明白人”……

  2024年,內蒙古自治區司法廳緊緊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條主線,以“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為抓手,廣泛開展法治宣傳,深入推進依法治理,提升公民法治素養,普法工作實效明顯,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已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分類施策 夯實法治根基

  “自治區黨委常委會專門聽取了全區‘八五’普法工作情況匯報,各地各部門黨政主要負責人切實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責任,將普法工作與中心工作同部署、同落實、同檢查、同考核。”內蒙古自治區司法廳黨委委員、副廳長王平介紹。

  據了解,自治區司法廳出台了《關於改進全區法治宣傳教育的實施方案》,制定年度普法工作要點和普法責任清單,全面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進一步健全工作聯系、提示、督辦、通報機制,鞏固發展黨委領導、政府實施、人大政協監督、部門各負其責、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大普法”工作格局。

  記者注意到,自治區司法廳開辦的《提升公民法治素養——“八五”普法大家談》系列直播訪談節目累計收聽收看人次超2.3億,各地各部門充分展現各自開展“八五”普法的專業特色和經驗成效,取得了良好效果。

  此外,為進一步豐富和拓展自治區直屬部門、單位普法宣傳形式和載體,自治區黨委依法治區辦、自治區黨委宣傳部、自治區司法廳聯合開展“每月一主題”普法宣傳活動,82家普法責任單位將普法工作與業務工作相融合相促進,利用法律法規頒布日、施行日等重要節點開展86項專業特色普法活動。

  據統計,全區還開展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法1.2萬次、領導干部法治講座5100余場,3萬余人次現場或網絡旁聽庭審,舉辦開學第一課、法律誦讀、模擬法庭、法治觀摩等青少年學法活動2.3萬余場,開展“法律進農村牧區”“法律進社區”等活動3000余場次,為新就業形態人員提供法律服務2200多萬人次。

  強化實踐 擦亮特色品牌

  近日,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右旗“法治烏蘭牧騎”隊員聯合當地民警、檢察官、法官、律師、普法志願者,開展“送法進口岸”“送法進牧區”普法宣傳活動,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普及法律知識,讓群眾聽得懂、記得牢。

  記者了解到,自全區“北疆普法萬裡行”主題活動在滿洲裡市啟動以來,興安盟、錫林郭勒盟、烏蘭察布市等7個邊境盟市及20個邊境旗市地區的普法宣傳活動已同步陸續鋪開,各邊境盟市、邊境旗市地區通過多種形式開展別具特色的普法宣傳活動,各地宣傳、政法、外事、商務、海關等單位積極參與,20個邊境旗市地區的400余家普法責任單位橫向聯動、全面覆蓋,營造起邊境普法的強大聲勢,普法覆蓋面和影響力進一步擴大。

  自治區司法廳普法與依法治理處處長郭天雲告訴記者,全區各地“法治烏蘭牧騎”隊員加強法治歌曲、戲曲、舞台劇、相聲小品等節目創作更新,持續開展“法治烏蘭牧騎”進農村牧區、進邊關巡演3200余場次,將“法治烏蘭牧騎”金色普法品牌擦得更亮。

  讓法治舉目可見、觸手可及。2024年全區“憲法宣傳周”活動中,12個盟市現場視頻連線,推動憲法學習宣傳接地氣、聚人氣、冒熱氣。全區“民族政策宣傳月”“民族法治宣傳周”活動中,80.2萬人次參加線上民族團結進步法律知識答題,各旗縣(市、區)通過組織文藝演出、政策宣傳、科普宣傳、非遺展示、法律咨詢等志願服務活動,真正實現“群眾在哪裡,黨的民族理論政策和民族法治宣傳工作就開展到哪裡”。

  記者了解到,目前全區已建成1.8萬個法治文化陣地,實現每個旗縣(市、區)有一個法治文化主題公園(廣場),每個蘇木(鄉鎮)有一個普法大講堂,每個嘎查村(社區)有一個法治文化宣傳欄(長廊)﹔已開辦法治類廣播電視節目40多個,舉辦2024年法治文藝作品征集評選、網絡普法新媒體作品大賽等,讓“小制作”演繹“大普法”。

  培養培育 壯大普法隊伍

  “我認為普法更在於潤物細無聲,不能僅靠發資料、宣講,靈活的方式和方法很重要。”烏蘭察布市察右前旗郝家村村委會“兩委”成員郭月青說。作為一名基層“法律明白人”,郭月青經常通過“圍爐閑話”的方式開展普法工作。

  一次聊天時,一戶村民向郭月青說起自己的弟弟給女友的母親轉賬了一筆大額資金作為彩禮,后弟弟與女友未能登記結婚,男方要求返還全部彩禮卻遭到了女方的拒絕。郭月青及時向村民講解了最高人民法院相關司法解釋中關於返還彩禮的規定。

  “通過我們的努力,郝家村511戶常住戶906口人,知法懂法的比例佔90%以上,村民法治素養明顯提升。”郭月青說。

  記者了解到,為進一步發展壯大基層法治隊伍,自治區司法廳深入推進“1名村(居)法律顧問+N名法律明白人”行動,舉辦全區“法律明白人”示范培訓班,培養5.7萬名“法律明白人”、10402戶“農村牧區學法用法示范戶”、3.3萬名普法志願者,並創新培育“網絡法律明白人”,開展法治宣傳6.7萬場次,依法化解矛盾糾紛5萬余件。

  為充分運用志願力量開展公益普法,加強普法志願者隊伍建設,自治區黨委社會工作部與司法廳聯合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全區普法志願者作用發揮的通知》,整合所在地區普法志願服務人力資源,組織、支持退休法官、檢察官、老黨員、老干部、老教師等開展普法志願服務,吸收社會中熟悉法律、精通法律的人員加入志願者隊伍,提高隊伍整體法治水平。

  開展送法進企業(園區)活動1.5萬場次,為企業提供“點單式”服務和免費“法治體檢”2.8萬余次……全區各地司法行政部門針對生產經營主體急難愁盼問題,通過“法治烏蘭牧騎”進企業演出、“八五”普法講師團宣講等方式,開展嵌入式、融合式普法。自治區工商聯與司法廳聯合印發《關於加強民營經濟人士普法宣傳工作的實施意見》,建立由商協會普法講師、社會普法志願者、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法律志願服務者、“法律明白人”、“法治烏蘭牧騎”隊員、雙語普法宣傳員等組成的民營經濟人士普法宣傳隊,強化民營經濟人士普法交流和培訓。

  為實現每個行政嘎查村(社區)至少有一名婦聯“法律明白人”的目標,自治區扎實推進婦聯“法律明白人”培育工作,組織全區所有嘎查村(社區)婦聯主席(執委)參加線上學習及考試,共有9600余名婦聯執委通過考試並由司法行政機關頒發“法律明白人”証書及徽章。

  “下一步,我們將緊緊圍繞自治區兩件大事、六個工程、六個行動,進一步加強法治宣傳教育,推動法治走到群眾身邊、走進群眾心裡,確保‘八五’普法圓滿收官。”王平表示。(記者 常煜 郭君怡)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