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審旗1萬多畝高標准農田建設全面復工

早春時節,鄂爾多斯市烏審旗搶抓工期,克服低溫影響,加快推進高標准農田項目建設,為農田增效、糧食增產增收打下堅實基礎,讓農田“高標准”,穩糧“有底氣”。目前,烏審旗蘇力德蘇木朝岱嘎查1萬多畝高標准農田建設已全面復工。
2月26日,記者走進烏審旗蘇力德蘇木朝岱嘎查1萬多畝高標准農田施工現場,看到大型挖掘機、鑽機等設備正開足馬力協同作業,進行打井、鋪設管道等工作。
內蒙古凱信工程咨詢有限責任公司項目總監崔玉明說:“我們利用冬季時間,運材料進場、打井、焊接、鋪設管道。總結技術經驗,細化工程管理,抓好每一個細節、每一道工序,保証工程質量。”
面對工期短、任務重且不能影響春耕生產的挑戰,烏審旗高標准農田建設和管理各方齊心協力,早部署早安排,倒排工期、挂圖作戰,利用冬季農閑推進工作,春節前完成了12眼更新機電井施工,30%的材料在春節后進場,復工后材料持續進場。同時在施工中,各施工標段合理配置資源,將部分春季工序提前,有效節約施工時間,全力保障項目高效推進。
“我家有120畝耕地,每年都得更換滴灌主管道,這成了我們的煩心事,這次高標准農田建設不僅統一鋪設地埋管道,還安裝了智慧農業相關配套設備,在手機上就能實現灌溉一鍵操作。”朝岱嘎查牧民寶音阿爾日賓告訴記者,這次高標准農田項目實施之后省水又省電,農民可以用電腦、手機控制水閥,不用在地裡面跑來跑去,很省事。
據了解,烏審旗蘇力德蘇木朝岱嘎查高標准農田佔地面積1.7萬畝,總投資4464.7萬元,資金全部來源於中央預算內高標准農田建設專項資金,項目涉及無定河鎮、蘇力德蘇木兩個鎮的4個行政嘎查村,圍繞“田、土、水、路、林、電、技、管”8個方面開展工程建設,通過改造配套水利、電力基礎設施,達到“田成方、渠相連、路相通、旱能灌、澇能排”的目標,助力農田高產增效,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蓄勢賦能。截至目前,全旗累計建成高標准農田近30萬畝,今年計劃實施高標准農田7.9萬畝,項目將在2026年年底完成。(內蒙古日報記者 布音額尼爾樂 烏審旗融媒體中心記者 王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