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

烏拉特中旗:抓項目興產業

2025年03月03日09:02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3月1日,走進巴彥淖爾市烏拉特中旗內蒙古皖興硅基先進材料生產車間,嶄新的生產設備擺放整齊,伴隨著機器的轟鳴聲,設備在有序運行。

“該項目總投資15.4億元,圍繞打造硅基材料全產業鏈,分三期建設,截至目前,一期項目已建成並進入試生產階段。項目全部投產后,年產值可實現50億元,年上繳利稅5億元。”內蒙古皖興硅基先進材料產業園負責人朱學峰介紹,該項目填補了烏拉特中旗硅基先進材料產業的空白,對促進新材料產業集群建設,延長上下游產業鏈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烏拉特中旗擁有全國最優質的風光資源,屬全國2類風光資源區。近年來,該旗搶抓“雙碳”機遇窗口期,立足該旗區位優勢、資源儲備和產業基礎,緊緊圍繞高質量發展目標,在產業升級、招商引資、園區煥新等方面持續用力,加快創建國家重要新能源新材料示范基地,為推動全旗實現高質量發展目標提供新“引擎”。

據悉,2024年12月25日,由內蒙古蒙能宏風能源有限公司實施的烏拉特中旗150萬kW風儲基地項目順利並網發電。該項目總投資47.6億元,包括150台單機容量為10MW的風電機組和3座220KV升壓站,是國內首批規模性採用10MW發電機組的單體最大陸上風電項目。項目建成投產后,年發電量約54.4億kW時,可實現產值約13.05億元、利稅3.18億元,每年可節約標煤約164萬噸,為全旗經濟高質量發展積蓄綠色動能。

在精准定位產業鏈發展方向,科學編制產業鏈全景圖方面,烏拉特中旗重點打造“十大產業鏈”,即煤化工、硅基新材料、鋰電新材料、化工新材料、石墨新材料、冶金新材料、綠色石材、新能源裝備制造、儲能、數字經濟,積極引進延鏈、補鏈、強鏈項目,加快構建完善新能源新材料產業鏈條,著力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產業集群。

截至目前,烏拉特中旗建成皖興硅基先進材料產業園﹔開工建設國能上海元鰉50萬噸綠色甲醇項目、14萬噸工業硅項目、華能56萬kW防沙治沙和風電一體化示范項目等8個項目﹔策劃儲備國家能源內蒙古電力公司綜合能源大基地示范項目等18個項目。(內蒙古日報記者 薄金鳳 烏拉特中旗融媒體中心記者 梁超)

(責編:劉澤、張雪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內蒙古空間要素查詢平台試運行
  記者從自治區自然資源廳獲悉,內蒙古自治區空間要素查詢平台近日上線試運行,向社會公眾提供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壓覆礦及礦業權等數據實時查詢服務,為項目選址合理避讓各類管控區提供便利,有效推動項目落地建設。通過數據可視化圖表和地圖,更加清晰地展示各類空間要素的分布情況,為科學選址提供信息支持。…
內蒙古發出今年首份勞動法律監督提示函
  近日,內蒙古自治區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向全區各用工單位發出今年第一號勞動法律監督提示函,提示用人單位嚴格遵守勞動法律法規,依法規范用工行為,構建和諧勞動關系。 提示函提醒各用工單位要依法招用勞動者,不得招錄童工,不對勞動者民族、性別以及戀愛、結婚、生育等方面進行就業限制,平台企業不違法限制勞動者在多平台就業﹔要及時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依法規定雙方權利義務,勞動合同條款要符合法律法規要求,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特別是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等重要內容﹔要科學制定勞動報酬標准,按時足額向提供正常勞動的勞動者支付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的勞動報酬,建立合理的工資增長機制,逐步提高勞動報酬水平,工程建設和施工單位根據《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規定,開設、使用農牧民工工資專用賬戶,按時足額以貨幣形式發放農牧民工工資﹔要合理安排勞動者工作量和勞動強度,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規定,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44小時,每月加班時間不超過36小時,確需加班的,依法發放加班工資,倡導新就業形態領域企業開展行業性集體協商,科學合理確定計件單價、抽成比例、報酬支付辦法、勞動量與勞動強度、工作時間、勞動安全與衛生、訂單分配、獎懲制度、補充保險等直接涉及勞動者權益的事項﹔要實施企業民主管理,在制定、修改或決定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或重大事項時,充分聽取工會和勞動者代表的意見建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