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草原旅游

攜手打造文旅區域合作新樣本

看內蒙古東部5盟市怎麼干?

2025年02月25日09:42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在錫林郭勒盟舉行的草原那達慕吸引了眾多游客和當地群眾熱情參與。

游客在扎蘭屯市欣賞杜鵑花。

在呼倫貝爾市舉行的冰雪那達慕吸引市民游客一起感受大雪原的魅力。

  春賞興安杜鵑,夏游無垠草原,秋覽斑斕林海,冬觀皚皚雪原……呼倫貝爾市、興安盟、通遼市、赤峰市、錫林郭勒盟位於內蒙古東部地區,在這5個盟市,可以盡情領略大森林、大草原、大湖泊、大雪原的壯美風光。

  旅游資源豐富、文化底蘊深厚的內蒙古東部5盟市,交出亮眼的旅游發展“成績單”——

  2024年,5盟市接待國內游客11931.86萬人次,佔全區接待國內游客的40.30%,實現國內游客總花費1706.46億元,佔全區國內游客總花費的41.23%﹔

  2025年春節期間,5盟市接待國內游客1101.87萬人次,佔全區接待國內游客的36.03%。

  毗鄰俄蒙、與東三省地緣相近等資源優勢,讓東部5盟市文化旅游業區域合作發展大有可為。近日,內蒙古文化和旅游廳提出打好歷史文化牌、自駕旅游牌、冰雪旅游牌、邊境旅游牌和定制旅游牌“五張牌”、補齊旅游交通短板“一個短板”、深化區域互動協同機制“一個機制”,推動蒙東地區文旅業區域合作高質量發展。

  合力打好“五張牌”

  依托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東部5盟市將跨區域協同打好歷史文化牌,不斷擴大北疆文化品牌影響力。跨盟市推出元上都-遼上京-遼中京、西遼河文明-紅山文化遺址-哈民忙哈遺址等文物主題游徑,將歷史遺跡串聯,展現北疆大地深厚歷史底蘊﹔跨盟市推出滿洲裡秘密交通線-海拉爾抗日戰爭紀念園-五一會址-麥新革命歷史紀念館等紅色文化游徑,傳承紅色基因﹔跨盟市發展敖魯古雅使鹿-鄂溫克搶樞-達斡爾曲棍球-額爾古納俄羅斯民俗等非遺民俗游,讓更多游客了解獨特的民俗文化﹔培育烏蘭牧騎精品演出、冰舞秀、馬舞劇等一批精品演藝品牌,以精彩的文化體驗豐富廣大游客的旅途。

  東部5盟市將依托山、水、林、田、湖、草、沙等旅游資源,以“歌游內蒙古”為統領,推進“旅游四地”建設,打造“自駕大草原 旅居內蒙古”品牌。5盟市精心打造自駕游精品線路,提升沿線旅游基礎設施服務功能和品質,增強游客體驗感、舒適性。推進最美自駕G331內蒙古段、大興安嶺風景道等5條自駕風景道建設﹔沿途因地制宜布設觀景平台、停車區、生態型智能停車場、自駕驛站(旅游廁所),提升旅游服務功能﹔重點建設大興安嶺(根河)房車自駕車基地、阿爾山鹿角灣、科右中旗翰嘎利湖等20家自駕車旅居車營地﹔重點打造興安盟金江溝、通遼草甘、銀沙灣等30家露營地。

  內蒙古將依托對俄蒙獨特邊境資源優勢,通過辦好滿洲裡中俄蒙國際冰雪節等活動,用好中俄蒙“萬裡茶道”國際旅游聯盟機制,建成滿洲裡邊境旅游試驗區、二連浩特-扎門烏德跨境旅游合作區等4個平台,不斷做大做強邊境旅游業,進一步提升入境通關便利化程度,將東部5盟市打造成俄蒙游客自駕游目的地、青少年研學目的地、旅居度假目的地,著力打好邊境旅游牌。

  豐富的冰雪資源是助力東部5盟市文旅發展的寶貴財富。據悉,5盟市將充分發揮冰雪旅游優勢,主動融入中國冰雪旅游核心圈,實現與東北三省錯位發展,推出一批冰雪旅游產品、活動和線路,打造特色冰雪旅游目的地。實施冰雪旅游提升工程,建設阿爾山市東山、扎蘭屯金龍山、牙克石鳳凰山、喀喇沁美林谷等滑雪旅游度假地﹔打造內蒙古冰雪那達慕、冬季英雄會、阿爾山冰雪節冰雪品牌﹔打造根河—額爾古納—海拉爾—阿爾山—通遼—赤峰—錫林郭勒縱向冰雪旅游走廊,推出一批兼具民俗風情和冰雪文化特色的冰雪主題精品旅游線路,融入國家東北地區“西縱”冰雪旅游通道﹔建設呼倫貝爾冰雪民俗和賽事核心區、阿爾山冰雪運動康養度假核心區、赤峰冰雪運動核心區、錫林郭勒馬都冰雪運動核心區,發揮冰雪文化旅游和休閑度假運動產業集聚效應,推動形成冰雪旅游發展集聚區。

  同時,東部5盟市將針對特定人群,開展個性化高端化旅游定制服務,提高美譽度和吸引力,成為定制旅游的實踐地。打造烏阿海滿低空旅游集聚區,開發固定翼低空觀光體驗等低空旅游項目﹔開展空地聯動紅色文化旅游、烏蘭布統航空旅游嘉年華等活動﹔開發更多高端旅游專列游,運營好草原游龍高端定制巴士游﹔開發更多像中國冷極極寒體驗、不凍河漂流、私人馬術等新奇旅游產品,不斷滿足廣大游客的個性化需求。

  補短板建機制

  目前,內蒙古東部5盟市共有國家5A級景區3個,國家級旅游度假區1個,國家級休閑街區1個,5C營地2個,國家級滑雪旅游度假地3個,邊境旅游試驗區1個,文旅資源十分富集。但由於幅員遼闊,交通問題是制約5盟市文旅高質量發展的“短板”,存在冬季減航斷航、公路連接線品質不夠高等不足之處。

  據介紹,今年,內蒙古文化和旅游廳將緊密聯系交通運輸部門,打通“斷頭路”,提升通景公路等級,提升各盟市和相鄰省之間公路連接線品質﹔加密航線,增加國內一二線城市通航,解決冬季減航、斷航問題,用好區內通用航空,加快實現5盟市之間“支支通”﹔爭取在“十五五”初期啟動建設齊海滿高鐵,加快呼倫貝爾、阿爾山普通鐵路提速改造,合力補齊“短板”。

  文旅區域合作可重塑旅游空間,有效釋放旅游消費潛力。據悉,今年內蒙古將落實好與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關於促進東北三省一區旅游業協同發展的決定,推動旅游宣傳推廣一體化、旅游交通一體化、市場監管一體化、旅游標准一體化,共建信用體系、共建市場化運作的旅游業合作與交流平台,並持續深化京蒙旅游倍增計劃。同時,內蒙古將加強自治區層面在規劃制定、產業布局、項目申報、資金支持等方面的統籌協調,形成東部5盟市文化旅游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合力。

  內蒙古文化和旅游廳相關負責人表示,爭取到2030年,東部5盟市新增世界級旅游度假區1個、國家級旅游度假區2個,國家5A級旅游景區2個、國家級旅游休閑城市1個、旅游露營地30個、康養旅游示范基地20個﹔東部5盟市文化旅游產業規模不斷擴大,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文化旅游品牌影響力顯著提升,成為國內外知名的旅游目的地﹔文化旅游服務水平顯著提高,游客滿意度和美譽度不斷提升﹔文化旅游發展協同共進,形成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的發展格局。(記者 馮雪玉 孫柳 王曉博)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