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遼市科爾沁區:推動土地整村流轉 拓寬農民增收新路徑

2025年,內蒙古通遼市科爾沁區豐田鎮立足本地實際,積極謀劃、科學部署,以創新思路大力推進土地整村流轉工作。通過整合土地資源、引入優質企業,不僅為農民開辟了多元化增收渠道,更為鄉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在豐田鎮常家圍子村,村民張春廣對村裡開展的整村流轉土地工作充滿信心。自今年這項工作開展以來,他仔細計算著家庭經濟賬,滿心期待著收入能增加。張春廣表示,村裡基本勞動力有300人,按每人每天最低100元計算,一個月是3000元,6個月每人就能掙18000多元。“土地流轉的形式非常好,一人富不叫富,大家都富起來才好。”張春廣說。
內蒙古宏博種業科技有限公司辦公室職員劉佳慧說:“公司承包土地的金額是每畝1100元,國家給農戶的種植補貼都直接發放給老百姓,秋天的玉米秸稈也歸老百姓所有。”
張春廣家中有18畝地,今年積極響應鎮村兩級土地流轉號召,將土地流轉給育種企業。流轉土地后,夫妻倆計劃通過務工增加收入。了解到育種企業在田間管理和收棒工作上需要大量人工,他們覺得在家門口務工是不錯的選擇。
在常家圍子村與宏博企業簽訂整村5800畝耕地流轉項目時,村兩委提前考慮到村裡擁有農機設備的農戶收入問題。為避免農戶因土地流轉導致機械擱置而造成經濟損失,村兩委與農戶共同制定了多種解決方案。
一年之計在於春,做好土地文章、算好經濟賬是全年土地生產工作的關鍵。常家圍子村在鎮黨委政府的積極推動下,成功實現整村土地流轉,並引進育種企業,拓寬了全村的務工收入渠道。常家圍子村黨支部書記張志明算了一筆賬,按每人每月3000元計算,300人的務工收入全村應該在500萬元以上,加上農機具、農田車從種到收的一部分收入,以及5800畝地流轉的600多萬元,初步估算2025年全村收入可達1300多萬元。全村共1279人,人均純收入能達到1萬元以上。
近年來,豐田鎮積極探索土地流轉新模式。2025年,豐田鎮與宏博種業科技有限公司在常家圍子、豐田村、西伯營子村開展合作,共計流轉土地9000余畝。通過規范、完善和優化土地流轉流程,不僅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還為農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益,為鄉村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吳玲玲、特日格樂)
來源:科爾沁區委宣傳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