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拉特前旗:光伏賦能污水處理

2月16日,記者在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前旗鴻德污水處理廠看到,總控室大屏幕上清晰地顯示著污水從預處理到深度處理再到消毒等多道工藝流程和設備的運行狀態。
污水經過中格柵、細格柵、厭氧池、缺氧池、曝氣池、澄清池、深度處理、消毒等8個環節的淨化,最終從黑色污水轉變為干淨清澈、無異味的再生水。
“2024年,我們廠共計處理污水558萬噸,日均處理量達1.53萬噸,達標率高達98.9%,全年生產再生水548萬噸。”鴻德污水處理廠副廠長張鵬程介紹道。
鴻德污水處理廠,作為烏拉特前旗公益性環保企業的代表,自2007年建成以來,便肩負著處理烏拉山鎮區生活污水的重任。歷經一期建設、技改建設、二期擴建,該廠已具備日處理污水量2萬噸的能力,出水水質連續穩定地達到國家一級A標准。
再生水的利用是鴻德污水處理廠綠色發展的又一亮點。烏拉特前旗為處理烏拉山鎮城區產生的生活污水,已建成排水收集管網162.8公裡,再生水管網33公裡。處理后的中水達到國家一級A標准,被廣泛用於電廠循環冷卻用水、廠區綠化用水以及濕地生態補水。2024年,鴻德污水處理廠共向電廠提供循環冷卻用水142萬噸,廠區綠化用水9萬噸,濕地生態補水397萬噸,實現了水資源的循環利用。
“我們通過持續的技術創新和實踐應用,不僅實現了水資源的再利用,還積極探索光伏新能源的應用,為減碳之路貢獻著自己的力量。”張鵬程說。
元月中旬,鴻德污水處理廠邁出綠色發展的新步伐,廠區人工湖附近,一座佔地面積23畝、裝機容量為1.5MW的分布式光伏電站正式投入使用。該光伏電站採用“自發自用、余電上網”的模式運行,年發電量約255.37萬千瓦時,為污水處理廠提供了穩定的綠色電能。這一舉措不僅補充了傳統電力的供給,還有效降低了生產運營成本,達到了節能降耗的目的。據估算,光伏電站每年可節約918噸標准煤,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542.45噸。
烏拉特前旗這一“污水處理+光伏”的實踐探索,不僅鞏固了當地生態保護成果,還助力了生態振興和綠色高質量發展。為當地加快新能源發展、加強綠色基礎設施建設、推廣新能源和智能化用能方式提供了有益借鑒。(記者 圖古斯畢力格 實習生 段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