錨定首季“開門紅”
呼和浩特綜保區拉滿建設“進度條”

2月14日,走進位於呼和浩特綜合保稅區的內蒙古佰邦科技有限公司,這裡的生產車間一片繁忙,機器轟鳴聲不絕於耳,生產線高速運轉。
“我們已經全面復工復產,目前訂單充足,大家都在加班加點趕進度,預計一季度進出口額同比增長30%,實現‘開門紅’。”內蒙古佰邦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孟和信心滿滿地說。
在園區的鉑族貴金屬精煉加工項目現場,是同樣的熱火朝天景象。“截至目前,進出口額同比增長了60%以上,節后復工,企業生產線已達到100%運行,工人們鉚足干勁,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擼起袖子加油干。”呼和浩特市金堡供應鏈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包飛說。
新年伊始,呼和浩特綜合保稅區內各企業生產線開足馬力,緊密配合,爭分奪秒趕訂單、搶進度。在保稅區海關主卡口處,滿載貨物的集裝箱貨車往來穿梭,集散來自世界各地的貨物﹔在項目建設現場,機器轟鳴聲、車輛穿梭聲、工人忙碌的身影交織在一起,各重點建設項目奏響了新春復工復產的序曲……
“為保障園區企業節后快速復工復產,推動項目快建設快投產,我們組織專班深入企業走訪調研,詳細了解企業復工復產計劃、用工需求、存在困難等,並建立台賬,做到‘一企一策’,精准服務。”呼和浩特綜合保稅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董艷春說。
“開工以來,綜合保稅區各部門提前部署,高效解決企業訴求,確保業務持續快速推進,進一步增強了園區內企業的發展信心。”內蒙古遠暨運營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沅說。
企業生產忙,外貿動力強。2024年,呼和浩特綜合保稅區實現進出口值85.73億元,其中出口24.71億元,增長6.25%,進口61.01億元,增長47.01%,佔呼和浩特市外貿總額37.82%。
如今呼和浩特綜合保稅區“空、海、公、鐵”四位一體物流通道建設已初見成效。中歐、中亞班列發運實現常態化,開通科克舍套、卡利、巴扎伊哈等國際物流運營線路12條。2024年全年累計到發中歐、中亞班列49列,同比增長345.45%,完成進出口額7.8億元,同比增長225%。2024年新開通綜保區TIR“中俄專線”卡車班列,推動呼和浩特至莫斯科的運輸時限由鐵路的20天縮短到10天。
“今年我們將堅持‘穩中求進、提質增效’工作基調,在提升物流通道建設、培育新業態產業布局、推動實體項目落地、放大‘通道+經貿+產業’效應等方面,實現經濟指標穩中提質、項目招引量質並舉、落地產業優化升級。”董艷春介紹,2025年呼和浩特綜合保稅區將進一步鼓勵企業向產業鏈高端延伸,同時圍繞首府“六大產業集群”,縱深推動打造外貿綜合服務體系,因地制宜聚焦貴金屬產業鏈、二手車出口、跨境電商、大宗貿易等現有產業領域發展。加大中歐(中亞)班列發運數量,擴展TIR卡班跨境公路運輸網絡,釋放“區港聯動”動能,逐步形成“綜保區+港口經濟”“內陸腹地+口岸”的創新發展模式,重點開辟航空運輸通道,全線打通海運、陸運、航空運輸貫穿暢通,統籌推進京津冀商貿物流產業協同發展。(記者 高慧 實習生 郝知微)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