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子王旗:小車間開啟群眾增收“致富門”

新年伊始,記者走進位於烏蘭察布市四子王旗烏蘭花鎮的四子王旗金戈服裝廠工作車間,隻見一排排制衣機器有序運轉,200余名工人正在流水線上專心致志地趕制服裝,一派忙碌景象。
“裁剪的時候要注意左右對稱,剪刀的力度要把握均衡……”“要把衣服的這個邊對齊,縫紉的時候線路必須工整,速度也要均勻,才能保証效果更好……”隻見“上衣組”組長董紅梅穿梭於車間內,關注著每一位工人的工作狀態,並耐心地給予專業指導。
今年48歲的董紅梅,是烏蘭花鎮和樂小區的居民。從學校畢業之后便就職於呼和浩特市5303制衣廠,收入穩定,日子也過得去。前幾年因家庭原因,不得不放棄工作,從此沒有經濟來源,日子也過得有些拮據。2024年通過“活力四子王旗”得知四子王旗金戈服裝廠的招聘信息,有多年工作經驗的她經過四子王旗就業服務中心組織的專業培訓后順利上崗,並在不久后因工作出色被選為車間“上衣組”組長,負責指導工人日常工作。
董紅梅高興地說:“沒想到在家門口就能找到這麼好的工作,自己喜歡又可以發揮專業特長,現在我每個月可以掙3000多元的工資,既充實了生活,又能有一定的收入,還能照顧好我的老母親,真是一舉多得,我非常滿意現在的工作。”
今年53歲的白粉梅,家住烏蘭花鎮生態小區,曾經干了20多年裁縫的她,因家裡發生變故,不得不放棄喜愛的工作照顧家人。去年,四子王旗就業服務中心了解她的家庭情況后,積極為她匹配崗位,使她順利成為四子王旗金戈服裝廠的一名員工。有著豐富工作經驗的她,是車間的技術能手,每月能收入4000多元。
“想也不敢想,我都50多歲的人了還能就業,這份工作是計件工作,多勞多得,收入穩定,別看我年齡大了,干勁兒十足。”白粉梅樂呵呵地講道。
四子王旗金戈服裝廠作為“中央單位定點幫扶”產業車間,是典型的勞動密集型企業,主要生產行業制服,在吸納勞動力方面優勢顯著。2024年5月,四子王旗依托旗零工市場,通過3期免費理論與實操培訓,為300多名工人提升專業技能,其中30歲—55歲女工佔比90%。這一舉措成功盤活村域資源,讓眾多待業婦女在家門口實現就業,並有效促進群眾增收致富。
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近年來,四子王旗始終把群眾就業問題作為工作重中之重,並因地制宜、積極探索,全力推動就業工作開創新局面。
2024年,四子王旗依托中央定點幫扶單位新興際華集團的產業幫扶,投資2200萬元,建設了四子王旗金戈服裝廠。該廠佔地面積1.3萬平方米,建筑面積4810平方米,配備4條生產線、1片專業裁剪區與292台先進設備,一期工程規劃年生產行業制服20萬套,可為當地提供350個工作崗位。2025年,四子王旗將服裝廠二期項目列為重點工程,規劃投入1348萬元用於基礎設施的優化升級,旨在大幅提升生產效能,投產后預計年產行業制服42萬套,新增就業崗位約500個,實現利稅160萬元,將有力推動地方經濟與就業穩定。
四子王旗就業服務中心主任降燕平表示:“下一步,我們將繼續依托‘中央單位定點幫扶’政策,針對企業開展‘訂單式’技能培訓,提高就業者的勞動技能,切實使更多群眾實現‘家門口就業’,並持續做好扶持和市場推廣,通過資金支持、技術創新、產業升級等方式,不斷提升‘幫扶車間’的生產能力,帶動更多群眾增收致富。”(記者 海軍 四子王旗融媒體中心記者 張蜀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