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

鄉村振興路上的“領頭雁”共繪共富新篇章

2025年02月11日11:16 |
小字號

高勇是“統種共富”土地合作模式的創始人,更是村民眼中“敢闖敢干、一心為民”的致富帶頭人。自2012年返鄉扎根農村以來,高勇以土地為紐帶,以合作社為平台,帶領官牛犋南社全體社員蹚出了一條“黨建引領、集體經營、全民共享”的鄉村振興新路徑。

破局:從“單打獨斗”到“統種共富”

官牛犋南社曾因土地零散、種植效益低,村民年人均收入不足5000元,青壯年紛紛外出務工。2012年,高勇返鄉后,看到留守老人和貧困戶的艱難,決心改變現狀。他先后承包500畝土地種植苜蓿,成為本村社的種植大戶,並主動尋求先進的農業技術與機械,探索高質高效的經營方法,連續多年獲得良好收成。在脫貧攻堅到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政策背景下,他產生了“自己富不算富”的想法,決定發揮黨員的先鋒帶頭作用,組織召開社員大會,提出“土地入股、集體經營”的設想。

然而,村民起初顧慮重重。為打消疑慮,高勇帶領黨員挨家挨戶算細賬,並自掏腰包墊付種子化肥款,承諾“虧損由我個人承擔”。他還多次赴外地考察學習,借鑒成功經驗。最終,全社281人全部簽署協議,將全社耕地面積3161.6畝統一交由合作社經營,邁出了“統種共富”的第一步。

合作社採取“六統一”模式:統一規劃、統一種植、統一管理、統一收割、統一銷售、統一分紅。2019年,合作社首年運營即實現總收入320萬元,讓全社村民嘗到了“抱團發展”的甜頭。

創新:土地生金,紅利連年攀升

為適應市場變化,高勇推動合作社動態調整種植結構。2020年,合作社壓縮低效玉米種植面積,擴種有機青儲玉米等高效作物,並與相關企業簽訂保底收購協議,僅此一項就增收數百萬元。同時,合作社還再鎮黨委的支持下引進節水噴灌、水肥一體化滴灌等先進的農業技術,提高了土地的產出效率和作物的品質。

隨著合作社的不斷發展壯大,高勇帶領社員們積極探索多元化經營之路。他們引入貝貝南瓜、黑小米等特色種植品種,帶領村民利用房前屋后小塊閑置土地發展“庭院經濟”,進一步拓寬了農民的收入渠道。此外,合作社還將農副產品通過鎮“井耕細作”電商平台將農產品銷往全國各地,拓寬了銷售渠道,增加了收入來源。2022年,合作社全年總收入突破500萬元大關。

“統種共富”模式不僅激活了土地效益,還釋放了勞動力。青年社員紛紛外出打工﹔老年社員則參與田間管理,年增收2萬余元。村民敖文才感嘆:“以前種地累死累活,現在坐著拿分紅,還能打工掙錢,這日子以前想都不敢想!”

共治:黨建引領,村民當家作主

高勇始終堅持“支部建在合作社,黨員沖在第一線”。他推動成立合作社黨支部,設立“黨員責任田”,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黨員們帶頭試種新品種、推廣新技術,為合作社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時,合作社還建立了完善的治理機制,實行“一事一議”制度,重大決策由社員代表大會投票決定。這不僅保障了社員的知情權、參與權和決策權,也增強了社員的集體意識和歸屬感。

在高勇看來,鄉村振興不僅僅是經濟的振興,更是文化的繁榮和精神的富足。因此,他在大力發展產業的同時,也不忘提升村民的精神文化水平。在鄉風文明建設上,高勇發起“五星社員”評選活動,將分紅與參與集體勞動、環境衛生等挂鉤。這一舉措激發了社員的積極性和創造力,推動了鄉村社會的和諧與進步。每逢佳節,他都會發動“村兩委”,利用文化活動陣地,組織豐富多彩的民俗展演活動,豐富村民的文化生活。他利用農閑時間開展授課,積極宣傳農技知識﹔他以“好人在身邊”、“傳承孝道、學會感恩”為主題開展道德大講堂活動,引導村民增強奮斗意識﹔他積極組織“兩委”成員開展評選好兒媳、好老伴、好公婆、環境整治先進個人、五好家庭、“五美村民”、“十星級文明戶”、衛生庭院、美麗庭院、文明庭院等道德模范100余人,走訪慰問老年人50余戶。村民在法規、環保、社會公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等方面意識和素質得到明顯加強,自立自強、勤勞致富、遵紀守法、孝老愛親、友善誠信等良好風氣逐漸形成,2017年,侯家營子村獲評自治區級文明村。

輻射:從一社到全域,共富模式開花結果

官牛犋南社的成功經驗引起了廣泛關注。2020年,高勇被列為全旗“領頭雁”培養對象﹔2021年,合作社獲評“鄂爾多斯市十佳農民專業合作社”。在他的推動下,“統種共富”模式輻射至侯家營子村全域及白泥井鎮其余村,甚至將“黨建引領 統種共富”推廣到全旗其他鄉鎮,他的成功經驗帶動了全旗農業產業的發展和農民的增收致富。

同時,高勇還積極爭取項目資金支持。2022年度分紅大會上,旗農牧業局為官牛犋南社發放了農業高標准生產經營示范基地獎補資金﹔2023年,同時在鎮黨委的鼓勵帶動下成立“共富聯盟”,聯合周邊6個村社共享技術、渠道資源,惠及農戶1200余戶。市旗兩級農牧局又投入數千萬元項目資金引進先進的農業技術。這些資金的支持為合作社的進一步發展壯大提供了有力保障。

面對未來,高勇的規劃更加清晰:“下一步,我們將打造科技小院職能配肥站,進一步擴大官牛犋“四講研學基地”影響力,發展研學旅游,為村民提供更多增收模式,讓‘官牛犋’品牌走向全國!”在他的帶領下,官牛犋南社正朝著“產業強、農民富、鄉村美”的目標穩步前行。

從“土地碎片化”到“經營規模化”,從“靠天吃飯”到“訂單農業”,高勇用十年探索証明了“統種共富”的生命力。正如他常說的:“土地是農民的根,合作是致富的路。”在這條路上,官牛犋南社的村民們正攜手書寫著鄉村振興的鮮活答卷。(李婧聞)

來源:達拉特旗委宣傳部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