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暖城“根數據庫”破解基層減負難題
鄂爾多斯從傳統“治理”邁向現代“智理”

登錄手機“暖城一表通”小程序,打開居民管理模塊,社區網格員隻用1分鐘就可向上級提交社區居民情況的統計結果,以往繁重的基層統計工作輕鬆完成。這是鄂爾多斯市推廣使用暖城“根數據庫”平台所取得的成效。
2023年5月,鄂爾多斯統籌運用數字化技術,在全區率先打造了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暖城“根數據庫”平台。目前,通過近兩年的建設推廣,暖城“根數據庫”實現了全市全域投用,基層填表報數減少近60%,基層干部填表報數和系統維護時間每周縮短8小時以上,服務群眾時間增加11小時以上,部門數據統計時間平均縮短95%以上,交出了基層減負的“高分答卷”。
數據從“可用”到“好用”,數據資源實現多方共享
在暖城“根數據庫”建設初期,鄂爾多斯市委組織部和市大數據中心聯合走訪調研了30多個街道社區和嘎查村,對基層干部和社區網格員日常工作進行了詳細了解,梳理出日常需要基層報送的高頻報表,以及需要維護的從國家級到地方的各類系統情況。青春山街道辦事處黨群服務中心常務副主任郭艷芳介紹:“過去統計報數工作佔據了基層干部一大半時間,我們很少有時間深入一線服務群眾。加之現在基層干部流動性大,手頭上整理的數據經常是人走數據跟著丟,或是花費一兩個月整理好的數據台賬,由於人口的流動又需要重新整理。基層干部年復一年、日復一日重復著收集數據、報送報表的工作,檔案櫃中存放的資料越來越多,部門收到的數據也是一次一個樣,這成為基層普遍存在的問題。”
在數字化時代, 數據作為最基本的要素, 正成為引領基層“智治”的一個新引擎。但在現實中,日積月累的政務數據和基層基礎數據卻因條線部門的組織構架不同、分工不同,將一些可用數據困在一個個孤島裡,使其無法自由地流動和參與部門協作,作用不能很好發揮。為此,鄂爾多斯組建了“根數據庫”專項工作組,先后到杭州、重慶、福建等地進行了考察學習,充分學習借鑒先進地區經驗,並結合實際情況建成了“根數據庫”,並在全市全域推廣應用。
鄂爾多斯市委組織部組織三科科長王曉娟介紹:“‘根數據庫’建設過程中,首先對全市基層高頻報表和常用系統進行了細致梳理,形成了基層高頻數據清單,再根據數據清單制定了一套涵蓋653個標准字段、1075個統一標簽的要素模板。目前通過回流、歸集、共享等多種途徑,累計回流自治區、市級部門數據7575萬條,治理入庫人口數據224.9萬條、房屋數據118萬條、個體工商戶和企業數據14.9萬條、農牧資產信息數據12.9萬戶,所有基層可用數據統一落湖存儲,不僅打通了數據孤島,數據從過去‘可用’變為‘好用’,而且數據資源實現多方共享,為基層治理提供了強有力的數據支撐。”
台賬從“報數”到“取數”,工作流程得到持續優化
建設“根數據庫”的目的在於更好地服務群眾,提升部門工作效率,發揮數據要素更大價值。過去基層的負擔主要來源於上級部門各類填表報數要求,“根數據庫”建成后,過去要求基層填報的各類台賬可自動生成,如涉及安全生產、創城創衛、平安建設、林草保護等工作領域的專項記錄台賬可通過系統中的“走訪”“巡查”“活動”功能實時記錄,部門可直接按照檢查類別進行查看和統計。
東勝區應急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過去我們在統計各類安全生產信息數據時,要先發送通知文件和分配任務到各部門、鄉鎮街道,由負責安全生產工作的人員進行統計匯總上報。統計上報所需數據種類較多耗時耗力,數據也不夠精准。‘根數據庫’建成后,基層網格員可通過‘一表通’系統手機客戶端實時記錄日常檢查、走訪、巡查過程中發現的各類問題,形成固定圖文檔案,我們的工作人員現在隻需要登錄賬號直接進行統計,這切實為基層減負了。”
此外,“根數據庫”便民工具箱模塊開通了活動版塊,主要對基層開展的活動進行整理記錄,形成數字台賬,各部門可根據活動類別進行篩選整理。個性化應用模塊搭載了報表通、文檔管理、短信通、政策計算器等個性化應用,業務部門可通過報表通功能提取所需報表,基層也可通過報表通功能自動生成報表,並將生成數據全部沉澱到“根數據庫”,便於今后復用。短信通功能實現了服務主動提醒、指令精准下達。政策計算器整理上架了二孩三孩補貼、城鄉低保、特困人員、高齡補貼等4個政策,實現人找政策和政策找人的雙向查詢。
鄂爾多斯市政務服務中心副主任馬千裡介紹,“‘根數據庫’全域推廣以來,全市已累計開通賬號11341個,其中市直、旗直部門開通771個,蘇木鄉鎮街道、嘎查村社區開通10570個﹔基層累計更新檢查、走訪、巡查數據20.6萬條,發現問題9000余條,記錄活動數據1.1萬條,利用短信通發送信息41.6萬條。部門可通過一表通應用在線查看基層填報情況,實時反饋指導、聯動修改完善,推動填表報數工作由逐級審核向多級聯動、協同辦公轉變,減少部門制作表格、逐級下發、審核上報的時間。如伊金霍洛旗通過‘根數據庫’自動填充與基層填報部分字段相結合的方式,將數據統計時間從過去1個星期縮短到2個小時以內,數據統計時間平均縮短95%以上。”
基層從“治理”到“智理”,治理難題正在有效破解
鄂爾多斯暖城“根數據庫”的全域推廣應用,突破以往的時空局限與信息壁壘,通過智能管理系統實時收集並精准分析各類基層公共數據,為決策提供科學依據,讓資源調配更趨合理,真正讓基層工作人員從“指尖”上解放出來,從傳統的“治理”模式逐步邁向“智理”。
東勝區幸福街道辦事處黨工委書記郝靜宇介紹:“通過為街道科室站所開通賬號,可一鍵提取網格員一表通小程序內的工作記錄,生成活動、走訪台賬,直接省去社區報送台賬環節,我們的基層人員已經從大量重復、冗余的數據填報事務中解脫出來,有更多精力投入到服務群眾之中。”
惠民社區黨支部書記院國徽介紹:“過去社區網格員既是報送資料的整理員,也是負責通知的話務員,一到征兵、收繳養老保險、發放補貼的時候,一個手機一天得充好幾次電,網格員補貼還不夠交話費。自從使用了‘根數據庫’,隻需要把篩選條件輸進去,利用‘短信通’功能就能點對點精准向轄區居民發布高齡補貼、殘疾人津補貼、就業信息等通知公告和辦事流程,提醒居民及時辦理,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也大大提升了居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彰顯了‘暖城’力量。”
鄂爾多斯基層從“治理”到“智理”的轉變,宛如一場春雨,潤澤著社會治理的廣袤田野,眾多曾經棘手的治理難題在智慧之光的照耀下,正被逐一有效破解,開啟了基層治理現代化的嶄新征程,為民眾幸福生活筑牢根基,為社會和諧發展注入強勁動力。(記者 榮鬆如)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