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勝區:讓高品質文化生活觸手可及

文化館裡免費學才藝,圖書館裡輕鬆享閱讀,節假日裡觀展覽,周末看演出……隨著公共文化服務不斷提質升級,參加豐富多彩且貼近群眾的文化活動,已成為如今鄂爾多斯市東勝區老百姓的生活日常。
2月5日傍晚,東勝區文化館的市民藝術夜校裡燈火通明,一番火熱的學藝場景。古箏課堂上,十幾名學員在老師的示范指導下學習彈奏,感受民族樂器演奏的美妙。
“市民藝術夜校是一個能為我們提供新知識、新技能的平台,讓我們青年與城市在‘雙向奔赴’中一同成長。”學員周新穎說。
白天上班,晚上學藝。市民夜校匯聚起各行各業的從業者,大家學技能、交朋友、展示自我,讓閑暇時間變得充實起來。爵士舞課堂中,年輕人揮汗如雨、活力四射﹔禮儀課上,學員們身姿挺拔、自信優雅﹔馬頭琴教室裡,大家全情投入、樂聲悠揚……東勝區市民藝術夜校開設了攝影、化妝形象設計、花藝、小提琴、爵士舞等12門課程。課程豐富且免費,教師專業且投入,每期培訓報名開放后,學習名額經常被“秒搶”,先后有1000多人受益。
“以往我們的服務時間基本與上班族的工作時間重合,年輕人享受公共服務的機會並不多。2024年我們探索性地創辦了市民藝術夜校,充分利用19點至20點30分時段開展課程,滿足18至55周歲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東勝區文化館副館長常美麗告訴記者。
文化館中的公益課“炙手可熱”,而剛剛投用的東勝區圖書館巡防基地分館更是場面“火爆”。1000平方米的館內,琳琅滿目的書架間,安靜地看書、選書的市民絡繹不絕,成為冬日裡的獨特風景。該館的投用惠及周邊在校師生、廠礦企業職工及居民近6萬人。
“圖書館分館開在我們家門口,填補了周邊沒有公共圖書館的空白,我常帶著4歲的女兒來讀繪本,閱讀觸手可及。”市民黃丹丹高興地說。
2024年初,鄂爾多斯市首家“24小時不打烊暖城書吧”在東勝區林蔭街道投用,書吧內設有公共閱覽區、兒童閱覽區、電子閱讀區等多種功能區,配置圖書2000多冊,24小時無人值守自助服務,多維度、多層次地滿足轄區居民閱讀和自習需求,讓文化和閱讀的種子在街道社區生根發芽。截至2024年12月中旬,東勝區已累計投入資金4000多萬元,打造公共圖書館1家、圖書館分館151家,館藏圖書115萬冊,實現了城區、村(社區)、學校等書屋全覆蓋,打通了文化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
文化賦能城市,涵養美好生活。2024年以來,東勝區把更多更好的演出、公益課“派送”到老百姓身邊,組織開展了元宵節系列活動、社區文藝匯演、鄉村村晚、廣場舞大賽、書畫展覽等30余項群眾文化活動,惠民演出達200多場次,服務群眾30余萬人次﹔深入鎮街道、村、社區開展流動惠民演出,“送戲曲進鄉村”60余場﹔開展非遺進鄉村、進校園、進景區30余次﹔創作的群眾文藝作品獲得市級以上獎項30余項。此外,東勝區還承辦了全國夏季鄉村村晚、“唱響北疆”自治區第五屆群眾歌詠展演活動等多項國家級、自治區級群眾文化活動,讓老百姓在家門口樂賞文化盛宴,在深度交流中推動文化繁榮,文化“軟實力”正在轉化為發展“硬支撐”。
“我們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條主線貫穿全過程,推進‘北疆文化·東勝品牌’建設。”東勝區文化和旅游局局長閆春霞說,“我們要繼續系統梳理東勝區歷史文化脈絡,深入挖掘城市文化內涵,創作更多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作品,將文化惠民活動開展到人民群眾的心坎上,讓文旅相融升騰城市‘煙火氣’,為人民群眾的幸福生活添彩。”(記者 郝雪蓮 東勝區融媒體中心記者 孫雲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2024年內蒙古減免通行費22.6億元
- 記者從自治區交通運輸廳獲悉,2024年內蒙古持續推進各類通行費惠民惠農優惠政策,全區通行費共減免22.6億元,同比增長29.14%,人民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不斷提升。 2024年,為保障“菜籃子”供應,對整車合法裝載運輸鮮活農產品的車輛減免車輛通行費48441萬元﹔對通行全區所有高速公路的車輛,以ETC卡全額支付高速公路通行費的用戶按9.5折收費,共減免63818萬元﹔為降低公眾節假日出行成本,嚴格貫徹落實節假日期間高速公路免費惠民政策,免收7座及以下小型客車車輛通行費80924萬元﹔對軍隊和武警部隊車輛、執行搶險救災任務的車輛等符合通行費減免政策的車輛減免16017萬元﹔同時積極落實高速公路差異化收費政策,降低貨物運輸成本,共減免16518萬元。…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