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頭琴演奏者與首都觀眾共度小年夜
《萬馬奔騰》響徹北京民族文化宮
氣勢雄渾、節奏強勁的馬頭琴齊奏《黑木日》震撼開場,來自內蒙古的熱情瞬間點燃全場……
激情奏響馬頭琴,歡樂添彩小年夜。1月22日,由內蒙古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內蒙古藝術劇院民族樂團主辦的馬頭琴專場音樂會《萬馬奔騰》走進北京民族文化宮,為現場觀眾獻上獨具特色的民族音樂表演。
整場音樂會氣勢恢宏、鏗鏘激昂。節奏明快的《馬頭琴圓舞曲》《土耳其進行曲》,熱鬧喜慶的《初升的太陽》,空靈悠揚的《草原風韻祝福曲》《送你一朵玫瑰花》……14首風格各異的精選經典曲目讓現場觀眾深深沉醉於動人的旋律之中。每一曲演奏結束,觀眾都報以熱烈的掌聲,現場高潮迭起、歡呼聲不斷。
“廣袤無垠的內蒙古大草原,孕育了璀璨的文化瑰寶。馬頭琴這一極具代表性的樂器,以其獨特的音色訴說著內蒙古的故事。《萬馬奔騰》聽過很多次,每次都會帶給人不同的感受。”中央民族大學教授祁之力說。
著力創新,是音樂會的一大亮點與特色。音樂會以馬頭琴齊奏為主,《牧歌》《奔騰》《鴻雁》《安和橋》《權力的游戲》等有民歌也有名曲、有經典也有新編,配以揚琴、羊皮鼓、通鼓、非洲鼓、卡洪、音豎、手鼓、吉他等多種配器,形成豐富的音韻層次,可謂新意十足。
互動環節,演職人員認真介紹馬頭琴、冒頓潮爾、火不思等民族器樂,並進行呼麥表演,將觀眾的熱情推向高潮。 “感謝藝術家們的深情演繹,他們演奏的音樂能夠觸動人心。我今天是專門帶孩子來的,孩子全程仔細聆聽,同時也喜歡上了北疆文化,讓我們度過了一個難忘的小年夜。”北京市民孫喬伊說。
京蒙兩地因緊密的協作與深厚的情誼緊緊相連。此次演出,是京蒙協作在文化領域的生動實踐,也是內蒙古藝術魅力在首都北京的一次精彩綻放。作為內蒙古精品藝術助力京蒙協作項目系列活動之一,該音樂會致力於讓首都觀眾通過馬頭琴藝術表現形式,深切感受北疆文化的獨特魅力和深厚底蘊,讓北疆故事、北疆聲音傳到更遠的地方。(記者 白蓮 王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