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外貿進出口總值首破兩千億元大關

1月20日,記者從2024年自治區外貿進出口情況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24年內蒙古外貿進出口總值2073.1億元,同比增長5.8%,高於全國外貿增速0.8個百分點,首破兩千億元大關。
據呼和浩特海關黨委委員、副關長王華介紹,2024年內蒙古外貿主要呈現以下特點:一是外貿走勢持續向好。內蒙古外貿由“十三五”開局之年(2016年)的768.7億元提高到2024年的2073.1億元,年均增長13.2%,高於同期全國平均增速5.6個百分點。市場主體逐步壯大,有進出口業務的企業達3528家,同比增加262家。民營企業是外貿主力軍,進出口1634.3億元,同比增長9.9%。二是重點盟市支撐作用凸顯。巴彥淖爾市進出口445.1億元,佔全區進出口總值的21.5%,領跑全區。包頭、赤峰位列其后,分別為325.2億元和305.7億元。三是新興市場快速拓展。內蒙古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1678.7億元,同比增長9.5%﹔其中,對蒙古國進出口740.5億元,對俄羅斯進出口351.2億元,合計佔內蒙古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外貿的65%。同期,對東盟進出口211億元,同比增長47.1%﹔對歐盟進出口89.2億元,同比增長0.3%﹔對美國進出口83.8億元,同比增長15%。四是增量項目形成新支撐。首家發動機區外全球保稅維修項目獲批,保稅貿易規模同比增長52.4%﹔貴金屬加工項目擴量升級,實現進口19.4億元,貿易值同比增長372.4%﹔二手車出口成為外貿增長新動力,培育36家二手車出口企業,出口同比增長6.4%﹔中歐班列“鐵路快通”業務量是去年2.6倍。五是重點商品表現亮眼。進口煤炭8117.2萬噸,佔全國煤炭進口量的1/7﹔進口銅精礦“口岸+目的地”聯合檢驗監管模式壓減通關時間超80%,進口礦能產品968.3億元,同比增長4.2%。種雞、牛羊凍精、優質農作物種子實現常態進口,蒙古國飼草時隔7年恢復進口,8種特色食品首次出口,農產品出口120.5億元,同比增長28.4%。“新三樣”產品出口41.8億元,同比增長45.3%。
據介紹,2024年11月底,海關總署出台《進一步優化口岸營商環境 促進企業通關便利十六條措施》,聚焦外貿企業關注的焦點、堵點、痛點問題提出幫扶措施。呼和浩特海關配套制定46項工作舉措,積極推動海關總署十六條措施落地,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四個方面:一是助力培育外貿新動能。主要是支持新業態新模式發展。二是支持外貿優進優出。在優進方面,重點是保障礦能產品和農食產品進口。在優出方面,主要是助推自治區特色農食產品擴大出口、便利汽車出口等。三是幫助企業降本提效。這方面的舉措主要包括促進守法企業更快通關,幫助企業用好稅收優惠,便利商務人員跨境往來。四是持續提升跨境貿易便利水平。這方面的舉措主要包括優化通關作業流程、提升跨境物流效率等。(記者 高慧 實習生 郝知微)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