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

烏蘭察布以科技創新助力馬鈴薯種業振興

2025年01月20日08:51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從選種到培育,從種植到收獲,一粒小小的種子背后蘊藏著哪些高科技?在被譽為“中國薯都”的烏蘭察布市或許可以找到答案。

烏蘭察布市近年來從馬鈴薯良種源頭入手,全力實施馬鈴薯科技“突圍”工程和種業振興“揭榜挂帥”項目,開展馬鈴薯聯合育種攻關,狠抓良種繁育體系建設,大力培育“育繁推一體化”的龍頭企業,已形成從莖尖脫毒、組培快繁、溫網室微型薯生產到原種繁育的完整體系。目前,該市有馬鈴薯種薯企業16家,馬鈴薯良種繁育基地面積穩定在40萬畝,組培室面積、氣霧培面積全國第一,具備了年生產脫毒苗10億株、微型薯20億粒的能力,脫毒種薯覆蓋率達100%,良種增產的貢獻率達50%以上。

10年攻關隻為孕育一顆好種薯

寒冬時節,室外氣溫驟降、寒風凜冽,但烏蘭察布市農林科技研究所的組培室裡卻溫暖如春、綠意盎然,一株株“蒙烏薯6號”馬鈴薯組培苗在透亮的玻璃罐頭瓶裡茁壯成長、生機勃勃。技術人員手持鑷子和剪刀,正在小心翼翼地進行組培苗擴繁。

烏蘭察布市農林科技研究所馬鈴薯研究室主任林團榮介紹,烏蘭察布市是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地區,這樣的氣候雖適宜種植馬鈴薯,但長期以來,品種單一、病虫害防治困難、種植技術落后等問題嚴重困擾著該市馬鈴薯產業的發展,選育本土馬鈴薯新品種迫在眉睫。經過十多年的科研攻關,“蒙烏薯”系列新品種應運而生,並於2022年6月“走出”了實驗室,進入到大田生產試驗階段,在6個旗縣開展示范種植任務。

“馬鈴薯屬於同源四倍體作物,雜交育種后代分離變異復雜,需要不斷進行篩選評價,這是‘慢功夫’,急不得,至少10年為一個育種周期。”林團榮說,為了選育優良新品種,她和團隊的科研人員經常在實驗室、田間地頭工作至凌晨一兩點。經過對幾千份后代雜交材料的觀察,以及雜交組合的配制、實生苗培育、田間評價篩選等一系列試驗,成功選育出“蒙烏薯”系列馬鈴薯新品種。

2024年以來,為加速推動馬鈴薯科研成果轉化,烏蘭察布市農林科技研究所授權區內外5家企業,將“蒙烏薯”系列新品種開展多點大面積田間試驗示范,並組織專家現場測試,結果顯示,“蒙烏薯6號”平均畝產均在4.5噸以上,不僅產量高、薯型好且抗旱性、抗病性強,適合在干旱地區推廣種植。

“此次‘蒙烏薯6號’的示范種植受到了廣大種植戶和企業的廣泛好評,對該品種的下一步種植表現出極大的積極性。目前,我們正在為‘蒙烏薯6號’辦理獨家授權,並同步開展脫毒苗擴繁、霧培苗擴繁以及馬鈴薯品質測試、澱粉粘度測試等試驗。下一步,我們還將聯合內蒙古鑫雨種業公司等種薯企業,在赤峰市、呼倫貝爾市、錫林郭勒盟以及烏蘭察布市示范種植3000畝左右‘蒙烏薯6號’。”林團榮表示。

1.5萬粒太空種子結出碩果

2024年10月,由內蒙古希森馬鈴薯種業有限公司優選的1.5萬粒馬鈴薯實生薯結束首次試驗種植,在烏蘭察布市商都縣小海子鎮喜獲豐收。這批在太空“出過差”的馬鈴薯實生籽經過嚴格的催芽、移栽而培育,於2024年4月中下旬種植,是第一年在大田進行鑒定評價,期間國家馬鈴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科研人員對此次種植進行了技術指導,嚴格按照標准在田間進行點種,此次收獲后將篩選出性狀表現良好的進入后續評價。

與傳統育種相比,航天育種最大的優勢在於變異率高、育種周期短,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可能創制出高產、早熟、抗病等性狀優良的種質資源。航天育種為加快馬鈴薯育種進程、解決馬鈴薯種源“卡脖子”問題,實現馬鈴薯種業科技自立自強、種源自主可控按下了“加速鍵”,成為創制新種質資源的重要途徑。

多年來,烏蘭察布市以內蒙古希森馬鈴薯種業有限公司為代表的龍頭企業一直在探索馬鈴薯航天育種技術,希望通過航天技術輔佐馬鈴薯產業發展,以科技創新助力種業振興。

2022年以來,內蒙古希森馬鈴薯種業有限公司先后優選8.6萬多粒馬鈴薯種子搭乘神舟十四號、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進行了“太空之旅”,而其中的1.5萬粒在烏蘭察布市商都縣馬鈴薯技術創新中心的航天育種實驗田裡種植。

“2024年,我們主要種植了20個組合的微型薯,佔地15畝左右。目前,這些實生薯已完成優選單株評價,后續將篩選出具有潛力的材料,繼續進行大田鑒定試驗,這個過程可能需要3年以上的時間。”國家馬鈴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胡柏耿博士介紹,此輪育種中還融合了最前沿的基因編輯技術,輔助傳統遺傳育種的方式,精准地編輯馬鈴薯基因組,加快提升品種品質。

“搭載神舟十六號的6.65萬粒實生籽在今年也選育出2萬粒育苗,並收獲1.6萬粒實生薯,該批材料將在2025年進一步開展鑒定與評價工作。”胡柏耿博士說。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從“靠天吃飯”到“知天而作”,從“單一種養”到“多點開花”,從一粒種子到一片產業……隨著一個個“卡脖子”技術接續突破,一粒粒優良品種“走進”田間地頭,在“希望的田野”上生根發芽,科技創新正以前所未有的廣度和深度改變著烏蘭察布市馬鈴薯產業的發展模式。

烏蘭察布市科技局局長王清表示,未來,烏蘭察布市將不斷加大馬鈴薯種質資源研究、新品選育及種薯生產力度,以協同創新、聯合攻關、共建共享為抓手,以產學研全鏈條貫通為目標,加強馬鈴薯種薯繁育體系、種薯繁育基地建設,加快馬鈴薯產業科技成果的轉化應用,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推動農業現代化、實現馬鈴薯種業科技自立自強、種源自主可控、馬鈴薯品種國產化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有效推動馬鈴薯產業高質量、高水平發展。(記者 郭奇男 通訊員 戴雪)

(責編:劉澤、張雪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