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

內蒙古綠色發展的能級提起來了

2025年01月10日07:45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歲序更替,華章日新。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內蒙古發展“含綠量”和生態“含金量”同步提升,亮麗北疆,綠色動能澎湃萬千。

綠色動能,澎湃在內蒙古以新能源帶動新工業,努力在新能源領域“再造一個工業內蒙古”的奮斗實踐裡。

在包頭市,明陽新能源智能制造產業園內,百米長風機葉片源源不斷走下生產線﹔在通遼市,科爾沁區蒙東(通遼)風電裝備制造產業基地,年產20萬噸法蘭項目和年產200萬噸鑄鍛件項目建設鏖戰正酣﹔在鄂爾多斯市,蒙蘇經濟開發區零碳產業園東西橫跨530米的遠景動力電池工廠,馬力全開生產磷酸鐵鋰電池……放眼北疆大地,新能源產業發展勢如破竹。

2024年,內蒙古充分利用“頭上有風光,腳下有煤炭,手中有電網”的特有優勢,錨定“雙碳”目標任務,聚力打造全國乃至世界新能源產業高地。

2024年,內蒙古新增新能源裝機超4100萬千瓦,新能源總裝機達1.35億千瓦,年內新增裝機、累計裝機均連續兩年位居全國第一。

2024年,內蒙古累計建成新型儲能裝機達1032萬千瓦,成為全國首個新型儲能裝機突破1000萬千瓦的省區。

2024年,內蒙古提前一年實現新能源裝機超火電裝機的目標,進一步穩固新能源產業全國領先地位,在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方面邁出了歷史性的關鍵一步。

2024年,內蒙古啟動綠電交易,完成了自治區綠電交易從無到有、從有到全國領先的巨大跨越,綠電交易規模位居全國前列,在全國率先開展跨省區特高壓綠電交易。

2024年1—11月份,內蒙古新能源投資同比增長5.1%,佔全區投資的比重23.0%,拉動全區投資增速1.3個百分點。

綠色動能,澎湃在內蒙古牢記“國之大者”,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努力構筑牢不可破的北疆綠色長城和生態安全屏障的創新實踐裡。

鄂爾多斯是黃河“幾字彎”攻堅戰的主戰場、主陣地,2024年春天,鄂爾多斯在庫布其沙漠、毛烏素沙地布局建設防沙治沙和風電光伏一體化工程,打造沙海裡的“光伏長城”。

這條總長400公裡、平均寬5公裡、場址面積約2000平方公裡的“光伏長城”,建成后可實現光伏治沙300萬畝、生態治沙900萬畝。

2024年,內蒙古按照黨中央關於推進“三北”工程的戰略部署,全力打好“三北”工程攻堅戰和三大標志性戰役、加快實施防沙治沙和風電光伏一體化工程。

在全區上下“一盤棋”的合力攻堅下,“三北”工程攻堅戰和三大標志性戰役取得重大戰果,治沙、造林、種草年度任務超額完成,以日均治沙6萬畝的速度,全年完成防沙治沙1954萬畝﹔防沙治沙和風電光伏一體化工程風電光伏裝機2727萬千瓦、配套治沙238萬畝。

為了真正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內蒙古扎實推進CCER(國家核証自願減排量)碳匯項目開發,以多種形式積極推進碳匯交易,累計實現碳匯交易量83.4萬噸,交易額3323.4萬元。

綠色動能,澎湃在內蒙古以先進制造業帶動新型工業化,堅持先“立”后“破”,推動產業結構綠色重塑的奮斗實踐裡。

走進烏蘭察布市的鐵合金工業園,看不到騰空而起的黑色煙柱,聞不到刺鼻的異味,目之所及,是干淨整潔的廠區、科技感十足的生產線……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正成為烏蘭察布市鐵合金產業新的代名詞。

2024年,內蒙古堅持以綠色化為方向,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加速產業結構調整,大力培育以綠色低碳為特征的新質生產力。

破“舊”,降低產業“含碳量”,增加發展“含綠量”。鞏固提升傳統產業,高標准、高水平承接引進先進高載能產業。研究制定自治區工業綠色化發展行動方案,通過有序退出煉鐵、煉鋼、鐵合金、電石、焦炭等限制類產能,騰出用能空間700多萬噸標准煤,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800多萬噸。支持企業應用先進技術實施節能節水技術改造,水泥、陶瓷、甲醇、多晶硅、銅、鉛、鎂等15個產品能耗指標達到國家能耗限額標准先進值,重點行業能效水效水平顯著提升。

立“新”,增加產業“含新量”,提升發展“含金量”。加快壯大新能源、現代裝備制造、生物醫藥、大數據等新興產業,推動13個先進制造業集群擴規升級。構建“9+5+3”未來產業發展格局,重點發展稀土新材料、氫能、新型儲能、算力網絡、低空經濟、人工智能等未來產業,構建多元發展、多極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回首過去,內蒙古始終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著力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經濟體系,以綠色發展新成效不斷激發新質生產力,綠色發展能級顯著提升。展望未來,內蒙古將繼續以綠色發展理念為統領,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更加自覺地推動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構建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綠色產業結構和綠色生產方式,厚植高質量發展的綠韻底色。(記者 康麗娜)

(責編:劉澤、張雪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