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達拉特旗:夯實數據基礎 構建基層治理“智慧大腦”

近年來,達拉特旗堅持黨建引領,持續深化數字賦能,全力推進“根數據庫”系統建設,遵循基層數據資源綜合採集、一表通用、多方共享、為基層減負的原則,積極開展“根數據庫”應用工作,建立一套數據採集、治理、共享和應用的治理機制,進一步提升基層治理效能。
黨建引領牽頭定向,夯實數據建設之“根”,確保數據充足全面。組建專項工作組,確保運行順暢。召開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根數據庫”建設工作啟動會並成立專項工作組,明確職責任務、工作分工,保障工作有力推動,高效落實。抓緊抓實“黨組織書記”,統一思想認識。建立各單位“黨組織書記”調度工作機制,對思想認識不足的“黨組織書記”進行單獨溝通,提升工作開展的流暢度,為高效完成任務打下堅實基礎。層層壓實責任,實行常態調度。在全旗建立旗委組織部副部長和旗大數據中心主任具體負責、各蘇木鎮街道部門分管領導專人盯辦、嘎查村社區和部門內部負責人具體落實的“一日一通報,一周一調度,一月一總結”責任追究機制,形成“層層負責、責任到人”的工作模式,及時解決各單位和基層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提升整體工作效能。
優化數據採集錄用,強壯數據治理之“葉”,確保數據精准可用。積極開展數據台賬標准化工作,規范數據字段名稱,剔除不規范、無法識別的零散、低頻數據字段,按照“最小必須”原則整理形成標准化數據台賬。制定全旗統一的數據字段標准和標簽規范,依托旗級公共信息平台歸集各類基礎數據及業務部門條線數據,經清洗、分析、比對、核驗后,以標准格式導入“根數據庫”。充分利用現有數據。在數據收集之初,充分使用各蘇木鎮、街道、各部門已有的信息系統,將基層現有的數據全部治理入庫,避免基層大規模重新錄入,杜絕增加基層負擔。結合日常工作更新維護數據。各蘇木鎮、街道網格員每日入戶時,同步對轄區人口信息、住宅信息、場所、企業信息以及個體工商戶信息進行細致維護,並實時上傳,及時准確地錄入本轄區的基本情況。社區干部嚴格審核採集的數據,嚴格把控數據質量,提升平台信息准確性和真實性,目前,全旗各單位累計開通賬戶1318個,已完成數據治理71萬余條。積極對接上級回流數據。率先在全自治區打通數據回流路徑,實現自治區、市、旗三級數據回流,現已回流自治區民政廳、人社廳、教育廳以及市財政局、殘聯、教育局等多部門數據706萬余條,擴展指標數530項,回流數據可極大地節省基層錄入數據的時間和精力,同時通過上級回流數據與基層錄入數據相互比對、核准使數據的准確性有很大的保障,確保數據可用、能用、敢用。
豐富拓展數據價值,結出數據應用之“果”,確保數據高效利用。在數據量充足,要素齊全的基礎上,達拉特旗進一步拓展數據價值,通過數據整合、分析、調用全面提升工作效率,積極加強各部門自建系統與根數據庫系統整合,實現數據實時共享,並通過數據的交互利用實現數據治理的“乘數效應”,同時,通過數據與應用系統的整合,形成城市治理的“智慧大腦”,各種治理場景和功能應用可以精准推送,為科學決策提供強大依據。今年以來鄉村振興發展服務中心通過市級回流的民政局、醫保局、衛健委、殘聯等行業數據,可以精准定位蘇木鎮低收入人口並第一時間對其點對點開展幫扶,既可以提升幫扶工作效率,又可以方便蘇木鎮、嘎查村開展幫扶“回頭看”工作,使得各項惠民補貼政策和幫扶政策精准落實到農村牧區,不斷提升農牧民群眾的幸福指數。醫保局利用“根數據庫”標簽自定義功能,設置“2024年城鄉居民醫保”以及“2025年城鄉居民醫保”兩個標簽,通過數據比對可以精准研判2025年城鄉居民醫保未參保人群。同時充分運用“根數據庫”中的“短信通”功能,群發城鄉居民醫保參保宣傳短信至特定人群,確保宣傳到位,服務到位,提升居民醫保參保率。殘聯通過“根數據庫”系統成功實現了對殘疾人基本信息、家庭狀況、服務需求等數據的全面收集與整理。通過“根數據庫”,殘聯能夠更有效地分配資源,在發放殘疾補貼時及時准確地進行發放和停發的操作,大大提高了服務殘疾人的質量和效率。
基礎數據的精准錄入和實時更新,使得各蘇木鎮、街道對轄區內的各類情況了如指掌,為科學決策提供了有力支持。系統提供了強大的數據提取和報表生成功能,大大減少基層干部填寫報表的時間和精力。以街道為例,現在網格員填表報數和系統維護時間每周縮短10小時以上,節省出大量的時間可以精准服務居民群眾,實現了數據跑路、社工減負、服務加速的良好效果。(張軒澄)
來源:達拉特旗委組織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